“早知道就該等到晚上看過秦淮河之後再上山。”
顧春秋站在山頂上,依然對此感到十分遺憾,念念不忘的嘮叨著。
彩雲山很高,站在山頂望著一百三十里外的金陵城就像是近在腳下,顧春秋走的很輕鬆,李子冀走得稍稍困難些,他現在忽然懷念纜車,想要上山很簡單,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親自爬。
“要是有種東西能託著我們上山就好了。”
李子冀將果果放下來,感慨一句,山體連綿起伏,要走這一趟可著實不容易,同時他隱約也明白為什麼那些趕過來的老百姓沒有在山上擺攤的,登山的確是一件麻煩事。
果果用小手不停地幫他扇著風,嘴上說著許多好聽的話,但小身體是怎麼也不肯下來的。
起伏的高度,再加上難走的山路石階,普通人上山最起碼要走四五個時辰,都未必爬的上去,中途還要不停地歇息。
“尋常百姓登山會有蓮臺相送,無需這麼勞累,當然了,也會有一部分人想要體驗登山的樂趣,並且認為只有親自爬上來才顯得誠意十足。”顧春秋伸手指了指山腳下的一處巨大廣場,上面有九座巨大的蓮臺不停旋轉,粗略看上一眼就能判斷出,每個蓮臺每次少說能夠容納百人。
一上一下十分方便。
李子冀看著這一幕,沉默了片刻,然後問道:“既然有蓮臺可坐,為何你還要帶我爬山?”
顧春秋哈哈一笑,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高聲道:“走路是風景,登山是風景,但坐蓮臺不是,你還有的學啊。”
這話聽起來玄妙深奧,似乎有著大乘佛法的意思,可李子冀總覺得這只是顧春秋先前忘記了,現在故作高深莫測來找補。
“顧公子深諳禪意,小僧敬佩,住持命我在此等候,帶二位公子去往禪房。”
說話間,一個小和尚從一旁走了出來,對著二人施了一禮,輕聲開口。
小和尚很年輕,修為也不高,只是初境,看樣子應該是剛剛才踏上修行路,先前上山的時候李子冀就已經看見他了,也沒多在意,畢竟在這彩雲山上看見一個和尚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要是看見道門的人,那才讓人詫異。
只是沒想到對方竟然是專門在這裡等他們的。
“苦渡大師如何得知我們會在這裡登山?”顧春秋看著小和尚,好奇詢問。
登山的路一共有兩條,苦渡大師總不會是在每條路上都各自安排了一個小和尚等候吧?那樣未免太有失前輩高人的身份。
小和尚面色平靜,回答道:“住持說過,腳下是路,目光所及是路,登山石階是路,坐蓮臺不是路,以顧公子的佛理精深,一定會從石階上山,絕不會乘坐蓮臺。”
顧春秋哈哈一笑,用手指了指小和尚:“知我者,苦渡大師也。”
說著,還很得意的衝著李子冀挑了挑眉,一副你小子差遠了的挑釁味道。
李子冀自然是不生氣的,佛法不是他擅長的東西,技不如人沒什麼好丟臉的,只是更清楚的體會到了顧春秋的天賦,真正的天才就是如此,不顯山不露水,但每一步路都不同尋常。
若是顧春秋參與這次的佛會,那想必無論是神子還是佛子,都要往後靠一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