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臨近彭城,為徐州富庶之地,若是下邳國相秦思據城而守的話,對徐州的穩定將會造成不小的威脅,秦思心中惶恐離開下邳,對於徐州和秦思本人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廣陵太守張超,則是招募士卒,加強城池防守。
徐州的戰況,吸引來的是諸侯的目光。
誰也沒有料到,在他們眼中,不過是蠻橫武夫的呂布,竟然能夠在徐州這般緊急的時候,接連得到勝利,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徐州非但不會有危險,反而能夠取得一些突破。
沛國相的投靠,便是呂布在這場交戰之後的收穫,沛國臨近兗州的州治昌邑,呂布佔據沛國之後,彭城的安穩就有了一道屏障,而且能隨時威脅到昌邑的安全。
朝廷不明,諸侯擁兵自重,而諸侯想要發展自身的實力,就不可避免的會有戰事發生。
青州黃巾攻打渤海郡,暗中勾連黑山黃巾,聲勢浩大,公孫瓚率兩萬大軍大破黃巾,斬首三萬餘,公孫瓚領兵追擊,俘虜黃巾七萬餘人,公孫瓚威名大震。
公孫瓚與袁術交厚,派遣其弟公孫越前往袁術帳下效命。
但公孫越在幫助孫堅攻打周昂之時,為流矢擊中,身死疆場。
公孫瓚大怒,將公孫越之死歸咎到袁紹的頭上,須知周昂乃是支援袁紹之人。
率領大軍兩萬,駐紮磐河與袁紹對峙。
值此之時,公孫瓚威名正盛,麾下有著精銳的騎兵,大破青州黃巾,這般威勢下,剛剛佔據冀州的袁紹,豈能與公孫瓚對抗,思考一番之後,任命公孫瓚堂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欲要與公孫瓚和好。
然而公孫範到達渤海郡治南皮之後,當即起兵響應公孫瓚,協助公孫瓚大軍擊敗黃巾,進駐界橋。
決定與袁紹撕破臉,公孫瓚也是有著底氣的,相對於袁紹,公孫瓚更加看好的是後將軍袁術,袁術為袁家的嫡子,支援袁術的諸侯亦是不在少數。
兗州牧劉岱和青州的部分官員支援袁紹,但兩州兵馬進攻徐州,非但沒能取勝,反倒是在呂布的手中接連失敗。
如此看來的話,還是袁術的實力更加的強大,再說袁紹佔據冀州,本身就是利用了公孫瓚,這讓公孫瓚對袁紹早就心生不滿。
公孫瓚聞名幽州,縱然是幽州牧劉虞的命令在袁紹這裡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一時間冀州震動。
原本兗州軍和青州軍的戰況傳來之後,袁紹準備派遣大軍幫助青州軍,公孫瓚領兵進犯,令袁紹自顧不暇。
袁術在這等時候站了出來,痛斥劉岱、曹操、孔融、劉備等人的行徑,支援呂布在徐州的地位。
袁紹一派遭到了打壓,戰事沒有進展,對袁術來說就是最好的訊息,失去了孫堅這個金牌打手之後,袁術將會得到的是呂布這等猛將,有著呂布在徐州,就能牢牢的牽制青州和兗州的大軍,為他在荊州、揚州的行動提供支撐。
所謂的諸侯盟主,在徐州的戰事上,已經不能為青州軍和兗州軍提供支撐,而袁術在此時支援呂布,也將會成為影響徐州戰事的關鍵因素。
徐州不少官員得知袁術在呂布佔據徐州這件事情上的態度之後,暗中鬆了一口氣,得到袁術的承認,在他們看來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