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沒什麼可惜的。”
“若是培育聖皇稻之法,只有皇兒一人知道,那才是滅頂之災。”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皇兒的性命。”
聽了方恆的話,寧妃釋然一笑。
“是母妃貪心了。”
“相比於身家性命,聖皇稻的培育之法,交出去便交出去了。”
“你的功勞,陛下全都看在眼裡,必然不會虧待你的。”
“母妃,父皇已經冊封我為郡王,至於食邑,我想和母妃你商量一下。”
方恆沉吟一下,細細說來。
根據大乾宗室的分封制度,食邑說不重要,並不重要,但說重要,也挺重要的。
郡王的食邑,乃是虛封,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封地。
身為郡王,只享有相應的俸祿,並沒有管轄之權。
因此,食邑在哪裡,對於郡王來說,並不重要。
很多郡王,一輩子都不會踏上食邑的土地。
但若能晉升嗣王,這食邑便能成為實封。
原本的食邑在哪裡,嗣王的封地就在那裡。
因此郡王之時,冊封的食邑,決定了嗣王以及親王時的封地。
這也是食邑重要的地方。
當然,按照大乾宗法制度。
嗣王的封地,只屬於嗣王一人,不能留給後代,類似於終身爵位。
唯有親王,親王的封地,能傳給後代。
並且每一代人,爵位都會削減一等。
親王變成嗣王,嗣王變成郡王。
等到三代之後,除去王爵,封地就會被朝廷收回。
想要自家的封地?
就要每一代人,都為大乾立下功勳。
這也是大乾太祖留下來的祖訓,就是為了激勵宗室子弟,奮發向上,不要成為米蟲。
“皇兒,你有什麼想法?”
寧妃抬起螓首,看向方恆。
她知道自家兒子,頗有主見,從入職選種司這件事情,就能看出。
因此,她並沒有第一時間,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兒想要食邑冊封在皇室秘境中。”
“皇室秘境?”寧妃柳眉緊皺起來,反問一聲,“為何不冊封在大乾七十二郡。”
“七十二郡,乃是大乾本土,經營了萬年,土地肥沃,人口稠密。”
“將來若是轉為實封,無需經營,便是膏腴之地。”
“皇室秘境,雖然資源豐富,但開發不便,終究比不上七十二郡之地。”
在大乾,不同土地之間,有著鄙視鏈。
玉京鄙視七十二郡,七十二郡鄙視各大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