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隨著聖皇稻的推廣,會源源不斷地給方恆送來氣運。
這相當於現金奶牛。
至於封郡王,則是分到了更多的蛋糕。
有王爵的皇子,和沒王爵的皇子,可不是同一個概念。
今日聖皇稻出世,獲益最大的當屬方恆。
其次,便是農部尚書劉嵩。
至少,劉嵩,自認為如此。
劉嵩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對元初帝說道。
“啟稟陛下,推廣聖皇稻,刻不容緩。”
“臣自薦領命,下地方,推廣聖皇稻。”
“大乾七十二郡,但凡有一郡沒有種植聖皇稻,老臣便不會中樞。”
劉嵩自告奮勇的時候,心神激盪,難以遏制。
推廣聖皇稻,這可是功在千秋,名垂青史的機會。
在中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哪裡比得上下地方去推廣聖皇稻?
對於劉嵩來說,此時他是一刻都不想在玉京城停留。
很不利插上翅膀,立刻飛到地方去。
在他看來,推廣聖皇稻的人選,非自己莫屬。
推廣聖皇稻,本就是農部的事務。
自己這個農部尚書,再合適不過了。
總不能,由左相去推廣吧。
若是左相要搶走推廣聖皇稻的機會,那左相一黨的小弟,可要寒心了。
推廣聖皇稻,捨我其誰?
戶部尚書嚴子騫也有些心動。
這明擺著要名留青史的機會,他也眼饞。
看向右相,只見右相隱晦地搖了搖頭。
潛臺詞就是。
爭不過的!
左相勢大。
推廣聖皇稻又是農部的事務。
怎麼爭?
天時地利,都在農部尚書身上。
元初帝眸子微動,眼神閃爍兩下,淡淡地說。
“推廣聖皇稻,事關國運。”
“諸位愛卿,上個陳條吧。”
元初帝看似輕飄飄的話,卻宛如一雙無形的巨手,在眾人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上陳條?
看似只是讓朝廷重臣,商議一下,到底要選誰去推廣聖皇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