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華國觀眾欣賞的反派,是一種不純粹的“惡”,並且最重要的是,觀眾是反對他的反派的惡行的。
而東瀛觀眾對這方面就更“自由”一些,他們對反派的惡行支援反對與否,主要更看自己的胃口。
在這樣的觀影理念下,雖然《寶蓮燈》楊戩是個大反派,但卻從某種角度上更吸引東瀛觀眾的關注度。
而後來的反轉洗白,讓很多喜歡正派的觀眾也喜歡上了楊戩,以至於楊戩為男主的《寶蓮燈前傳》一播出,立刻得到了很多支援。
而在之後,東瀛的觀眾們又發現了《寶蓮燈》和《寶蓮燈》前傳的不同。
《寶蓮燈》是類似於輕鬆熱血番,少年帶著一堆夥伴,打敗反派,營救母親。
而《寶蓮燈前傳》的劇情則更復雜和深層次,少年經歷重重關卡,終於成了大boss,但為了世界,化身反派,幕後操縱新一場變劫。
這種主動成為“千罪同歸吾身,而我當與罪同斬”的殉道者的調調,說實話挺戳中東瀛觀眾的點。
再加上看《寶蓮燈前傳》劇情,再去反推《寶蓮燈》中楊戩的遭遇,更能體現楊戩這個角色的魅力。
於是,《寶蓮燈前傳》在東瀛走紅,楊戩這個角色也隨之大火。
中二的東瀛網友,還根據老規矩,給楊戩起了個外號——絕世俊美の東方戰神。
據說,已經有東瀛公司準備聯絡焦俊前去東瀛拍戲了,還有人看上了楊戩的搭檔哮天犬,想找二舅演個東瀛妖怪。
他們覺得,就二舅這模樣,再裝扮裝扮,演個吃小孩的妖怪絕對活靈活現。
甚至這些人還好心提議二舅可以往靈異恐怖片發展發展,華國有結界不能拍鬼,可以來他們東瀛,二舅天賦異稟,要是浪費了就太可惜了………
東瀛來的訊息傳到二舅耳中,差點沒把老頭氣死。
小鬼子太特麼糟蹋人了!
當年害的自己演漢奸,現在還想讓自己去演吃小孩的妖怪,還特麼是鬼子妖怪,老子要是真賈貴就啐他們一臉狗屎。
且不說氣的破口大罵的二舅,單說《寶蓮燈》二部曲在東瀛取得的佳績,也讓其他地區的電視臺和發行公司起了心思。
很快,南韓和東南亞都派人來山河接洽,南韓方引進慾望不大,出價過低,雙方還在掰扯中。
而想要中南亞版權的是個大集團,很快就和山河達成了一致,以3000萬美金的打包價,拿下了《寶蓮燈》二部曲東南亞所有的海外版權。
同時喜上加喜得是,《寶蓮燈》二部曲的成功,讓NKN堅定了持續引進山河劇的想法。
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之前有所猶豫的《神探狄仁傑》。
而有了《寶蓮燈》和《七劍》的成功基礎,山河這邊的話語權大大增重,儼然成了賣方市場。
《神探狄仁傑》是個系列劇,山河希望把整個系列都出口海外,各種細節方面也更慎重和小心,當然,價格也要更高。
接下來,東瀛NKN電視臺和山河談判團隊進行了艱苦談判,互相摸底拉鋸。
而在此期間,山河系列情景喜劇《大學生的故事3》也慢慢走向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