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女管家表示,她曾在某個大老闆的私人珍藏裡看到過這幅畫,肯定是假的,而黎叔卻說,去年的一個拍賣會上,曾有這幅畫拍出。
所以,女管家認識大老闆手裡的畫是真是假還真不好說。
這時,一向靦腆懦弱的懦弱的李問也加入了賭局,他認為大老闆、拍賣會以及他們面前這幅畫都是真的。
原來,古代在裱畫的時候有一門手藝,能夠根據宣紙的厚度將畫一層層揭開。
高明的畫師做畫時可以力透紙背,如果手段厲害的畫,完全可以把畫一分為三,只不過顏色有深有淺罷了。
而畫家聽到李問的話後,頓時產生了一個想法。
如果事先做好水印,然後再用兩張紙把它夾在中間,三張合一張,不但搞定浮水印,乃至防偽線都可以加進去。
這個主意讓大家興奮起來,但說易做難。
畫家提出的這個設想,黎叔和李問用了足足兩個多月,做了17個版本,才總算完成了和美鈔1:1的電板,而且做到了沒有摩爾紋。
拿下了難關,李問心情放鬆了許多,和黎叔聊起了家常,詢問畫家是否真的三代做鈔沒被抓。
黎叔給予了肯定的答覆,因為畫家守行規,從來不用自己做的假鈔,買家口風緊,他們這夥人就像不存在一樣,自然不會被警察抓住。
不過雖然不怕警察,但也不是意味著他們絕對安全,畫家的老爹,就是因為和人談判時被人活活打死。
這段劇情看似不怎麼起眼,但實際上和後文有了很大的聯絡。
普通觀眾可能不覺得,但瞞不住像龐毅殿這樣的專業編劇和影評人,他敏銳意識到,這個所謂的行規和畫家父親之死,很可能是鋪墊。
但他也只能猜到是鋪墊,具體情節怎麼展開,他也沒啥頭緒。
如果是他自己寫,很可能主角意外破了行規,被警察盯上,或者畫家一夥和殺畫家父親碰上,損失慘重。
但龐毅殿也知道自己的編劇水準是幾斤幾兩,雖然他很討厭左樂,但也不得不承認左樂的編劇能力。
《無雙》的後續劇情,應該不會像他想的那麼普通。
…………
李問和梨叔搞定了電板,畫家也透過渠道弄到了凹板機。
原來,他不知道從哪得到的訊息,某東歐國家的一家印刷廠,有一架原來是用於印刷外匯的凹版機,不過現在報廢了。
但是說是報廢,實際上修一修還能用,畫家拿下這臺凹版機,難題又解決了一個。
雖然電影裡說的是某東歐國家,但是隻要對國際局勢有所瞭解的人,都不難看出這個國家指的是誰。
甚至仔細的思考一下,畫家之前說有了眉目,現在花了幾個月時間才終究拿下,一臺真報廢的機器不會這麼困難。
所以,這臺凹版機所謂的“報廢”,很有可能人為刻意,畫家這段時間就是在託門路賄賂這個國家的有關人員。
細思極恐!
凹板機結束,剩下的就只有變色油墨和無酸紙了。
而就在李問為難的時候,畫家卻胸有成竹的告訴他,無酸紙他已經搞定。
原來美利堅在印鈔的同時,把大量剩下無用的無酸紙給通訊局做成了通訊錄。
而且更巧合的,這個通訊錄的厚度正好是美鈔的13,這樣兩張紙加一張水印正好是一張美鈔。
簡直就是天助他們。
畫家帶著李問來到美利堅,購買了大量的無酸紙,然後開始試印第一版美金。
李問等人做出來的美鈔,從細節方面來看,和真的美鈔沒有什麼區別,只要最後弄來變色油墨,印上幾個標誌。
就大功告成,可以批次出貨了………
然而,畫家他們在沒有上兩次那麼幸運,並沒有從其他地方搞到變色油墨。
眼瞅著臨門一腳,放棄是肯定不行了,那就只能硬搶了。
畫家帶著團隊在加國策劃了一場搶劫,襲擊了一輛運載著變色油墨的押運車。
印鈔變成持槍搶劫,這讓以為自己就是個技術人員的李問有些接受不能。
更讓李問恐懼的是,期間畫家因為被警衛人員襲擊,怒殺了7位押送人員,甚至團隊因此只搶到了兩桶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