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15億還得除去給山河買劇的費用和宣傳營銷人力等各方支出,但即便是如此,剩下的利潤也足夠企鵝影片爽死。
更不用說,《精絕古城》只是鬼吹燈系列的第一部,後續還有六部正篇和兩部番外篇。
只要有一半達到甚至是接近《精絕古城》的成績,就足夠企鵝影片經營出一個百億級專案,吃得滿嘴流油。
此前,企鵝影片本以為山河網劇的未來發展重心都在《鬼吹燈》這邊,其他網劇專案都是《殺不死》這個級別的。
沒想到《白夜追兇》給了他們這麼大一個驚喜,勢頭更勝於《鬼吹燈—精絕古城》。
以目前的成績估算,《白夜追兇》給企鵝影片創造的商業效益,比《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有過之而無不及。
隔壁的酷優和奇異果再度饞哭了………
………
其實說起來,也不怪企鵝影片事先不看好《白夜追兇》。
乃至於山河內部,其實也有一些人沒把《白夜追兇》和《鬼吹燈》放在同一層次。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白夜追兇》的導演是王倩。
這些年,山河劇的成績高低,大部分都和導演有著很重要的聯絡。
也因此,讓很多人養成了對待山河劇的成績預估,先看導演,再看主演陣容或者其他賣點的習慣。
而《白夜追兇》的導演王倩,是山河眾導演中最低調的一位。
或者更乾脆的說,她是最沒名氣的山河導演………
嚴格說起來,王倩執導的作品成績並不差。
《重案六組》後三部曲,收視率全部破2以上,第五部終結篇甚至還創下了系列最高收視率和口碑最高評分的記錄。
《隱秘的角落》更是現象級網劇,還捧出來一位視帝。
其也是山河繼左樂、孔勝後,第三位捧出視帝視後的導演,老薛和老高都沒有做到這點。
按照這些成績,王倩也足夠資格被稱為名導,但如今之所以名聲不顯,連山河內部都對她重視不夠。
一方面是其他山河導演太過變態,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成就滿身的業界楷模,王倩和他們一比,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另外一方面,在很多人看來,王倩的這兩個最拿得出手的作品有水份。
《重案六組》系列的開創者是孔勝,哪怕王倩在五部曲的成績更勝一籌,很多人也認為她是撿漏。
就像是《家有兒女》,高新建拍了七部,把自己的名字和這部劇綁得死死的,但有時候還是脫離不了開創者左樂的影子。
人們會說沒有左樂孔勝,就沒有《重案六組》或者《家有兒女》。
而接手的高新建和王倩,只是按照人家預定好的路線接著拍,取得的成就其實並不算什麼,哪怕換個人當導演,照樣如此,說不定比他們拍的還好。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雖然開創者的功勞很大,接手拍攝續集的人也算是受其蒙蔭,但並不意味著後者是幹吃老本。
開創難,守成也不簡單。
頂著前作的壓力,還要保持續集的質量,並且一定程度發揚光大,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過於強調開創者的功勞,也是忽略和抹殺後續者投入的心血和努力………
雖然左樂和孔勝不止一次的在採訪及各種公開場合,強調此事,誇讚承認高、王兩人的功勞。
但外界偏見太濃,有時還是有一些有色眼鏡看待。
老高還好,左樂就拍了一部《家有兒女》,他拍了七部,以量取勝,消除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
但是《重案六組》五部曲,王倩拍了三部,數量沒佔太大優勢。雖然手握系列成績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同樣,系列口碑最差的一部也出自她手。
再加上,王倩本身就是孔勝帶出來的,孔勝對她,既有知遇之恩,也有師授之情。
如此恩情,王倩更不能為了些許的榮譽,爭一時之氣,和自己的恩師較勁。
所以對於這些言論採取預設態度,有時接受採訪,也都是表達對孔勝的感激之情。
一來二去,王倩於《重案六組》的重要性就被很多人忽視甚至是降低了,進而再對其的導演實力有了錯誤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