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說過,《生活大爆炸》的7個主演,其中有兩個是後面幾季出現的,第一季只有5個主演。
已經介紹完的3個主演,謝爾鐸負責怪咖,萊岱和裴妮被他各種“折磨”,製造劇情主要衝突。
另外2個霍華德和拉傑,是謝爾鐸和萊岱的朋友,負責捧哏作配,同時豐富笑點,補充劇情等。
畢竟情景喜劇場景單一,僅靠3個主演是不夠的,根據大部分的情景喜劇定律,5~10個主演算是最優選擇。
少了,劇情衝突點不夠。
多了,容易人物線分散。
5~10個人,正好是大部分家庭或者某個小團體的人數,可以圍繞這些人展開日常劇情。
《武林外傳》《家有兒女》《炊事班的故事》都是這個模式。
而像《地下交通站》這樣比較特殊的情景喜劇,分為對抗正反派,場景不少。
雖然看似常駐人物不少,但實際上,片方會把劇情視線主要放在幾個人之中,其他人雖然常常出場,但都是配角和背景板。
在《生活大爆炸》第一季裡,霍華德和拉傑戲份都是圍繞著謝、萊雙男主展開。
後面,也許是角色人氣上升,亦或者是編劇為了擴充劇情,兩個角色的份量持續加重,慢慢成了雙男主和女主之外的副支線。
兩個角色,先來說說霍華德。
這個角色在原版劇中,搞笑指數僅次於謝爾頓,本身是猶太人,本身自帶血脈人種梗,還有個奇葩老媽,光是看他和他媽互動,就特別有趣。
此外,霍華德的性格特別的猥瑣,對“性”有著非比尋常的飢渴,嘴裡都是下流段子,撩妹時也總是用一些過時且尷尬的手段,並且尬而不自知。
在很多女性觀眾眼裡,這個時期的霍華德特別不討喜歡,甚至很多男觀眾都覺得他噁心。
但實際上這個角色的設定,並沒有那麼差,他是謝爾頓四個人中的氣氛擔當,而且脾氣特別好,很多時候面對謝爾頓的“傷害”,也只是一笑而過。
當然,其他兩位也是如此,否則幾個人也不會湊在一起,和謝爾頓成為朋友。
並且,霍華德是四人組裡的歪才之王,很多鬼點子和黑科技,都是他鼓搗出來的,有點簡化版光頭強的意思。
不過他的學歷只有碩士,除了佩妮,是所有主演中最差的一個,也常常被嘲笑打擊。
總體來說,霍華德是一個善良、幽默且優秀的人。
前期的猥瑣和飢渴,主要是身材長相原因,長期沒有得到過妹子的關注,而且成長畸形的單親家庭,還有那麼一個奇葩老媽。
所以,這一切使他特別憧憬擁有一個一個正常女性的伴侶。
後期和官配在一起後,他的性格迅速得以成熟,也是眾主演中性格成長變化最大的人之一。
左樂個人是特別喜歡這個角色的,僅次於謝爾鐸,所以對他的漢化魔改也格外用心。
說到魔改霍華德這個角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弱化這個角色的猥瑣下流程度。
原版實在太誇張了,張嘴就是黃段子,當著女生的面說話也不離下三路,這在國內,不直接被人揍死才怪。
國內觀眾可以忍受天才怪咖,但忍不了天才二流子。
所以霍華德的猥瑣必須要改,把對女性的飢渴,可以改成渴望愛情。
作為一個單身了20多年的母胎處男,想找女孩談戀愛,如此盼望脫單,舉止表現激誇張激動一點,也說得過去。
同時,面對那些女性時,不能像原版那樣耍流氓,完全可以改成土味情話或者蜜汁尬撩。
原版女性角色對性騷擾的厭惡,如今可以變成對他土嗨撩妹手段的無語。
一個極度渴望脫單的大齡母胎處男,見一個撩一個,但是手段相當土嗨,於是屢屢碰壁,然後依舊屢敗屢戰。
也許這樣修改,效果衝擊力沒有原版強,但更符合國內觀眾的胃口,也不至於讓女性觀眾不適。
畢竟是漢化嘛,要符合國情………
除了飢渴愛情、愛好土嗨,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還有些媽寶屬性。
這些原因,也是致使他淪落到同謝爾鐸等人一起廝混的重要原因。
人設背景,左樂也根據原版的猶太人,特意做了漢化處理。
名字叫霍德華,這個名字也是他蜜汁自信的一大緣由,劇本里還有關於這個名字的多番吐槽,起了一個天王名,卻沒有天王的命。
設定是京城人,祖上是旗人,自稱是嫡支的一脈,不是大清亡了,傳到現在,搞不好他還能當個貝勒爺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