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開啟,一群揮舞著彩旗和飄帶的人群衝進工地,鏡頭上移,工地外的一大片人群。
隨著人群衝入,大吉他下正在唱歌的眾位主演情緒也發生了轉變,從之前的失望帶著落寞,轉變為驚喜和感動。
他們口中的《塑膠袋》的聲調也變得激昂飽滿了起來。
所有人笑中帶淚的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為這些來支援自己的觀眾奉獻最好的表演。
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心心念,併為之努力付出許久的這場演出得以圓滿的激動和釋然。
欲揚先抑!
雖然是劇情創作的老套路,但依舊百試百靈,百試百爽………
最後,當8000多名群演在劇組工作人員脫的帶領下齊聲高呼“縫紉機”的時候,哪怕是左樂,也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所有人都保持在同一氛圍中,你是很難單獨保持冷靜的。
左樂這些幕後人員還好,到底知道是拍戲,但臺上的主演早就繃不住了,沉浸在現場氛圍當中,紅著臉扯著嗓子和臺下的觀眾互動。
一看這架勢,左樂就知道今天拍不下去了。
等這些人興奮過去,冷靜下來,精神早就進入疲憊期,到時頂多走走位,在想按流程拍一遍,恐怕根本找不好狀態。
好在這一趟拍下來,素材質量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周言非常滿意。
特別是演員和臺下觀眾互動的氣氛,非常難得,是演都演不出來的東西。
這點還要歸功於左樂。
之前群演到位之後,周言曾想讓樂隊表演和群演彩排幾遍,被左樂攔下了。
這次找的這8000群演,有一小部分,是長慶基地的專業群演,負責一些具體表演。
還有大概一半左右,是大學生和普通市民,這些群演大部分就是湊熱鬧的,主要負責充人數。
至於剩下的人,則是周言透過人脈找來的搖滾樂迷,這群人的作用是搞氣氛組,帶動演唱會的熱烈氛圍。
也正是因為,左樂才攔下了周言彩排,只讓他安排群演和樂隊走位順流程,一直沒有讓樂隊實際開唱。
為的就是怕觀眾在彩排期間就把熱情耗光,到真正開始拍攝時,達不到那種讓人驚豔的現場氛圍。
周言採納了左樂的建議,如今正式拍攝,觀眾現場初次聽到樂隊唱歌給予的反饋情感,震撼到了他。
這種真實的情感才是最難得的,也是最打動人的。
至於那些拍攝時的生疏和瑕疵,後期可以進行補拍,只要能拿到這些觀眾真實情感流露,其他都是小問題。
第二天,劇組又重拍幾遍了《塑膠袋》這段,結合第一天的素材,已經差不多完成了需求。
不過為了保險,第三天周言還是補拍了一些鏡頭。
期間他明顯發現,多次拍攝之後,群演們的熱情大幅下降,很多人都是抱著敷衍的態度,回來沒有了第一天拍攝的興奮和認真。
這個發現,讓周言對左樂產生了佩服,不愧能幹出這麼大的事業。
左大魔王,名副其實!
————
ps:年假結束,我也要開始努力了,跪求下個月保底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