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華妃全家被殺,自己也自殺身亡,皇帝對其是又愛又愧。
皇后應該是孽緣,從兩人結合在一起,就註定是一條陌路。
純元、華妃、甄嬛三代皇帝摯愛,一個又一個擋在皇后面前,皇后弄倒了兩個,最後卻敗在甄嬛的手裡,作為皇帝厭棄。
女主甄嬛是最複雜,前期就是個替身,後來慢慢愛上了甄嬛,從甘露寺接回甄嬛,其實也是皇帝意識到了自己心意。
可惜這時候的甄嬛已經變了心,往後半生,只不過是互相折磨罷了。
除了這四個牽扯最深的女人,談起皇帝,還有兩個角色不得不提。
一個是太后,一個是南郡王。
皇帝的童年很悲催,太后從小不喜歡她,無論是父皇還是母后,都偏愛幼子南郡王,最終也因為南郡王,母子反目。
太后死前,皇帝跪地的那句哀求:“這樣哄孩子的歌,您從來…從來沒對我唱過,您能為我唱一遍嗎?”
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句臺詞,把皇帝這個角色直接昇華了。
那集播出後,很多人都心疼他,連罵他渣男的聲音都少了許多。
最後駕崩之際,皇帝躺在病榻上,和甄嬛徹底攤牌的戲份也很震撼。
“再叫一聲朕四郎,就像剛入宮的時候那樣。”
“剛入宮的甄嬛已經死了,皇上你忘了,是您親手殺了她,臣妾是莞貴妃甄氏。”
“……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然後甄嬛一頓輸出,把皇帝氣死了,然而卻在皇帝死後,如他所願,叫了一聲四郎。
就像甄嬛說的那樣那樣:“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南郡王,也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
縱觀皇帝這一生,為人子,父親不疼,母親不愛;為人父,兒女凋零,還沒幾個親生的;為人夫,與純元緣淺,與甄嬛錯過,與華妃辜負,與皇后孽緣。
用劇裡他自己的話說——
朕這一生,要求的或許曾經得到,然而正如流沙逝於掌心,終於也就都沒了。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皇帝,孤家寡人,再合適不過………
…………
《甄嬛傳》有很多這樣的角色,做了很多錯事,但回顧其所有經歷,卻是讓人真的讓人恨不起來。
皇帝這個角色尤甚。
也致使很多觀眾都喜歡,左樂最近的最近圍脖下面,叫左導越來越少,皇上和四郎越來越多。
他自己還則罷了,連田顏也跟著“沾光”,新得了個外號——“純元”。
其實《甄嬛傳》整部劇裡,純元皇后沒有一次正面出場,哪怕是有所回憶片段,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給過正臉。
主要是這個角色,象徵意義大,所以讓觀眾自我想象才是最妥貼的選擇,真正的具象化拍出來,反而落了下乘。
所以《甄嬛傳》從頭到尾,都沒有純元的出場。
之所以田顏被稱為純元,誰讓她現實裡是“皇帝”的正宮呢,大家不把她代入成純元,還代入誰,
說來也巧,田顏幾次前去《甄嬛傳》探班,其實也演了一個角色,是一個冷宮棄妃,就兩三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