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甄嬛體,其實就是網友們根據《甄嬛傳》的臺詞模式,效仿的一種表達文體。
之前就說過,《甄嬛傳》臺詞極為考究,語言風格接近於。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古風之意,卻又能讓觀眾清晰明確的聽懂。
也正是這個原因,給予了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很大的創作土壤。
“甄嬛體”自有套路公式。
前言必稱“本宮、臣妾、朕、哀家、孤等”,描述事物則加上“方才、想來、極好、左右、罷了等”。
如果實在不會自由運用,就直接套劇裡的臺詞。
後來甄嬛體流行的多了,又造了一個新梗,即甄嬛體的句式後加一句“說人話”,然後做出翻譯,形成反差效果。
舉個例子——
今兒日頭明媚,天氣甚好,然朕卻倍感乏力,恐是昨晚寫稿太晚,擾了心神,身子骨有些不振,
若是能有些月票送來,一解朕心中疲憊,倒也成就了一番樂事,真真是極好的。
說人話!
跪求月票▄█?█●
甄嬛體最先出自圍脖,然後各大營銷號跟著寫,引來眾多網友紛紛模仿,最後徹底形成網路大狂歡。
這幾日朋友圈、圍脖上面,不來幾句“甄嬛體”,簡直是不合潮流。
水淼淼等《甄嬛傳》主演圍脖更是熱鬧,天天一群人到評論區給“娘娘小主們”請安。
左樂這位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一下多了幾十萬人的後宮,每日無數嬪妃前來“侍寢”。
就這麼些情敵,把田老闆娘的苗刀換成機關槍都突突不過來………
………
甄嬛體的盛行給《甄嬛傳》本身帶來了超高流量。
等到播出劇情到二十集時,《甄嬛傳》的平均收視率已經破3,播放量突破20億。
勢頭之猛,比這兩年收視成績最好的《琅琊榜》有過之而無不及。
企鵝影片的播放量增速也超過了暑假熱播的《鬼吹燈—精絕古城》,隱隱只差去年的《毛騙》一籌。
《潛伏》之後,左樂時隔兩年再次迴歸電視劇領域,依舊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時至如今,《甄嬛傳》才剛剛播出三分之一,只要勢頭穩住,破4輕輕鬆鬆。
不過能否達到《武林外傳》那樣的破5神話,現在還不好說。
《甄嬛傳》畢竟是宮鬥題材,而且是半正劇的嚴肅向,有一定觀影門檻不說,還難以吸引男觀眾群體。
誠然,現在女性觀眾才是追劇的最大觀眾群體,但男性觀眾的數量也不容小覷。
像《武林外傳》《亮劍》這種所謂國民級電視劇,看的其實就是在所有觀眾的影響力。
所以,突破本身題材限制,“火出圈”是評價國民級的重要因素。
現在,《甄嬛傳》在女性觀眾的名聲已經不低了,題材本身受眾群體基本收割完畢,剩下的就是要讓影響力出圈,吸引更多的新觀眾。
按照山河原定計劃,《甄嬛傳》起碼要播出到中後期,整部劇的高潮轉折點到來。
再加上前面劇集的多日積累,才能向外擴大其影響力,然而沒想到“甄嬛體”爆火,直接幫了大忙。
《甄嬛傳》現在已經瘋狂向外擴充套件影響力,效果要是好,未必不能成為山河第五部國民級電視劇………
………
《甄嬛傳》播放三分之一,很多劇情也開始陸續展開,本屆宮斗大賽前半場撕得特別熱鬧。
承接上文,甄嬛得寵,華妃甚為忌憚,便打算挑撥她和沈眉莊之間的關係,坐山觀虎鬥。
誰料甄嬛和沈眉莊自幼一起長大,感情甚篤,面對華妃挑撥,兩人主動坦承相待,形成戰略同盟。
華妃反間計失敗,還讓兩個重要的心生對手徹底結盟,差點嘔死。
甄嬛很聰明,知道這後宮是誰的天下,和皇帝越發親近,還稱其為“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