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明明很激動,她迫不及待的想驗證自己的猜想,但劇中卻賣起了關子。
作為一個網文作者,她很瞭解這個套路,但凡高潮劇情,在爆發之前,總要做些鋪墊,予以情節強調,襯托渲染氣氛,拉起讀者的期待感。
曲藝行把這個技巧叫作三番四抖,水明明覺得這個稱呼特別合適。
三番四抖,只是一個代指,翻幾番和在哪個番後面抖真貨,不一而同。
但一般情況下,基本以三四次最佳,情節鋪墊夠了,觀眾情緒起來了,時間恰到好處,就可以“圖窮匕見”了。
真要是拖個九番十抖,把觀眾讀者弄急眼了,得不償失……
很多觀眾讀者覺得這樣做是故意賣關子,沒誠意。
實則不然。
講故事是要有技巧的,一個大的高潮情節,你沒有鋪墊,就直接大大咧咧的放出來,烘托不夠,沒有起伏,就顯得太乾。
本身想呈現出來的劇情效果,就要大打一個折扣。
如果這個情節安排特別重要,那麼對全書或者全劇就是一個致命打擊。
《寶蓮燈》這部劇,二郎神是大反派,貫通全劇,觀眾對他積恨太深,讓他最後反轉洗白。
鋪墊不夠,就沒有震撼力,也體現不出這個角色本身的格局,甚至是《寶蓮燈》這部劇的立意。
所以,必須要整活!
越是觀眾急於知道內情,節奏就越得抻一抻,要有急有緩的,把真相展露出來。
………
劇情再接前面,二郎神已是窮途陌路,眼瞅著命喪八太子耙下,哮天犬出來擋了一下。
從哮天犬和二郎神話語中,觀眾能知二郎神背後有內幕,自然期待感就起來了。
但是哮天犬不夠份量,它本來就是二郎神的狗,忠心耿耿,其為二郎神爭辯不可全信,所以被二郎神打退場。
這是第一番。
事情回到剛才,八太子再次舉起了手中的釘耙,然後被小玉攔下。
小玉表示,二郎神是好人,所做一切都是有苦衷的,是為了沉香。
觀眾的期待感再度升級。
小玉的份量可比哮天犬重,不是說兩人戲份和角色高低,而是小玉是正派,她站在二郎神這邊,無疑是確定二郎神是好人。
這點在劇中也有體現,哮天犬說的時候,眾人不信,但小玉現身,眾人態度立刻開始猶疑。
但二郎神一心求死,又把小玉扔飛,沒了她攔著,深恨二郎神的眾人又被他三言兩語激起了殺心。
這是第二番。
再次回到了最初的樣子,八太子又叒舉起了釘耙,滿懷仇恨的砸向了二郎神。
不出意料的,依舊被人攔住。
&nmp
經過前兩次的鋪墊,所有的觀眾都明白二郎神要反轉了,而這次來的,也是能一錘定音的關鍵人物。
死而復生的東海四公主。
要知道,劇中眾人圍殺二郎神,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楊戩殺害四公主,而且還把人家打的魂飛魄散,一點活路不給。
很多觀眾也是因此對二郎神粉轉黑,畢竟是四公主這個姨母/姐姐,溫柔可親,善良祥和,對主角團多有愛護,觀眾們都很喜歡她。
楊戩把她殘忍殺死,自然而然犯了眾怒,在丁香死之前,這也是二郎神最大黑點。
結果現在大反轉,四公主人沒死,那這個殺人罪還怎麼定?
劇情沒有給夠觀眾梳理心緒的時間,而是借四公主的回憶,也就是劇情閃回,開始揭露楊戩身上的“秘密”。
這裡的劇情和原版《寶蓮燈》是有些稍稍不同的,原版最初的設定就是《寶蓮燈》一部劇,沒有考慮前傳。
後者應該是看到《寶蓮燈》火了,又覺得二郎神這個角色值得深挖,然後才拍的。
兩部劇之間的聯絡,很多時候是不通的,甚至嚴格意義上可以把兩部劇當成平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