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看一部商業電影賣不賣座,其上映週期能否撐到30天,算是論據之一。
一部商業電影,如果沒有30天上映週期都沒撐住,鐵定是撲街賠錢貨。
再說回這個30天電影上映時期,票房漲幅資料是有規律的。
正常電影,在排比率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票房收割最佳時期往往是第一週。
如果電影質量持久力強,第二週票房下滑幅度也許不高,但要是質量持久力一般,那麼第二週開始,票房幅度就呈現跳水下滑。
是以,電影上映第一週算是黃金期,第二期勉強可以計為白銀期。
而從第三週開始,電影票房都會進入疲憊期,漲勢明顯緩慢,有的電影末期票房漲幅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還是那句話,這是正常電影在排比率得以保證的規矩,並不能代表所有電影。
有些變態電影,票房持久力能從第一天一直持續到最後,根本無視市場規則。
還有開頭票房爆表,然後口碑血崩、前期不溫不火,突然黑馬逆襲翻盤的傳奇戲碼,每年都有那麼兩三回,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從這幾天的資料來看,《武林外傳》似乎沒有脫離正常電影的範疇,還是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估算一下的。
韓軍就看到一篇自媒體對《武林外傳》電影的票房預估,大致在10億上下。
文章底下有幾個評論。
有說小編估算得多了,這種劇場版電影,前期勢頭猛是因為粉絲捧場,等粉絲看完,票房漲幅會馬上被打回原形。6、7億撐天了,
也有說小編估算得少的,自稱自己看過電影,質量還算不錯,他比較看好,票房有望突破20億。
韓軍看完評論自己分析了一下,覺得20億有點誇張,小編預估的10億有點少。
他覺得《武林外傳》票房差不多能保持在13~16億左右。
看完票房,他又去豆花,打算看看《武林外傳》電影的評分。
點進去一搜,諾大的8.2分進入他的視線。
起初韓軍還以為自己看錯了,《武林外傳》電視劇可是9.6,現在電影竟然這麼低。
其實也不算低,豆花使用者針對國產電影的評分標準,比國產電視劇可要嚴格許多。
國產電視劇每年幾乎都能有至少一部9分神作,而國產電影,有時好幾年也不一定能有一部9分以上的。
豆花的9分國產電影,隨便拿出來一部都是赫赫有名的經典,能留存華國甚至是世界影史的存在。
無數號稱電影愛好者、業餘影評人的豆花使用者,會用極其挑剔的眼光給電影打分,尤其是國產電影。
有些甚至能達到9分要求的國產電影,也因為他們近乎於苛刻的打分,最終只能屈居8.8分、8.7分之列。
正因為如此,經常有導演炮轟豆花,因為打分“不公”而引起的紛爭,每年都要上演幾十次。
《武林外傳》電影開局能拿到8.2分,嚴格意義上應該算不錯了,甚至有借電視劇光的嫌疑。
韓軍嫌低,也只是因為電視劇成績過於出色,讓他本能的對電影有所期待。
而且他還忽略了一點,電影剛上映,很多人還沒看,打分人數還不到一千,等電影上映時間長了,或者下畫到影片網站,電影評分說不定還會增加。
韓軍主要看一下評論,發現整體還不錯,好評居多,尤其是對彩蛋部分。
很多人直接表示,衝主線劇情給三星,彩蛋補兩星。
韓軍給電影打了五星,想了想,給劉青青發了一條飛信。
“我還想再看一遍電影,你明天有空嗎?”
兩分鐘後,劉青青回覆他一條。
“票我定好了,明天約你。”
韓軍興奮的拍了拍手,再看一遍電影,補上今天未實施的計劃,兩全其美。
當晚12點,《武林外傳》首日票房總計7100萬,如果算上預售票房,為2億503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