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年長的老太爺。
老太爺的健在,使這個家族充滿了凝聚力,那麼我在想,萬一有一天老太爺去世了怎麼辦,這個家族會不會由此而支離破碎?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種群龍無首的狀況下,家裡的兄弟們必然要分家單過另起爐子。
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大家族的穩定是相對的,而分裂是必然的。
………
今天我說的這些,大家可以把他它當做沙盤上的一場軍事對抗遊戲。
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儘管這是一種設想或是遊戲,我仍認為在將來的某一天很可能發生。
我是一個軍人,我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
丁偉臺詞雖然表達的隱晦,但稍微懂點近代歷史都能明白丁偉的真實含義。
也許在後世看來也許平平無奇,但如果結合《亮劍》劇中所處的年代和環境背景,就能理解丁偉的這番話所代表著什麼。
丁偉,無疑具有統帥級的戰略目光。
將才易得,帥才難求,從這點,李雲龍就要差丁偉一籌。
當然李雲龍也不差,丁偉討論國防戰略,李雲龍則關注於戰鬥意志。
關於這點,原版還有很多人提出李雲龍是在灌雞湯,論文份量和丁偉根本比不上。
這點左樂是不贊成的,且不說李雲龍的亮劍理論,切合電視劇本身,昇華主題,就說針對論文字身。
我軍之所以從弱小的山溝到最終解放全國,並且艱苦的裝備條件下讓燈塔國吃了個大虧,靠的還真就是這一鍋“雞湯”。
不管是軍魂精神也好,思想信仰也罷,這絕對是我軍保持勇猛戰鬥力的基礎之一。
從大而廣的角度來看,李雲龍的論文不說穩勝丁偉,但絕不遜色。
一者為器,二著為道……
………
“同志們,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亮劍。古代劍客……”
輪到李雲龍宣講論文了。
老李沒有像丁偉那樣沉著冷靜而是,一開始就把氣勢擺得很足,嗓門門也一如既往的高昂。
“……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
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
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
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
同志們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