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天,剛剛入夏。
和入秋的8月底很像,氣溫說變就變,很容易著涼,所以大家晚上一定要蓋毯子,早上多穿衣服,不然就會耽誤工作,然後被罵短小。
吳景習武之人,身板子硬,倒是不在乎些許變溫,赤著膀子看電視,起興時,還不忘跑到床頭櫃抽屜裡取出幾包零食。
這是謝南那姑娘給他郵的,他們有次聊天時,說起了喜歡吃的零食,等回到《七劍2》劇組,吳景就發現了謝南給他郵了個零食大禮包。
在香江獨自奮鬥好幾年的吳景彼時那個心情啊。
又甜又暖還帶著點美滋滋………
隨手撕開一包牛肉乾扔進嘴裡,吳景眼睛看著電腦螢幕。
旅長“打劫”之後,插了一段騎兵連訓練的劇情,騎兵連連長孫德勝第一次出場。
演孫德勝的演員叫張水,沒啥名氣,起先是京漂,後來跑到泉城長慶基地這邊做群演,後來混成個群演頭,他能演這個角色,說起來很巧合。
當初左樂在東山臺製作中心當副導演時,沒少和群演打交道,張水和在《地下交通站》演楊保祿的高明亮,算是與左樂關係最好的兩位。
之前高明亮憑藉交通站二部曲成名,現而今雖然談不上大腕,卻也戲約不斷,走哪都有人叫一句高老師。
看著當初和自己一般處境的高明亮混成這樣,張水自然也羨慕,不過這傢伙自尊心強,拉不下臉求人,嘴又笨,不會主動和左樂套近乎。
左樂天天忙裡忙外,哪有功夫關心之前小弟心裡想的是什麼。
後來兩人層次慢慢分離,除了偶爾在長慶基地碰上,互相打個招呼,關係漸行漸遠。
直到這次拍《亮劍》,左樂覺得孫德勝是騎兵連長,就想找個騎術好的演員,而張水從小就在內蒙長大。
內蒙人不一定會騎馬,但國內普通人會騎馬基數最多的省,內蒙肯定算一個。
張水騎術很高,他在群演能出頭,就是靠一手好騎術,拍騎戲和給主演當替身。
據張水自己說,他從小就喜歡騎馬,兩三歲就被他爸抱著騎馬去兜風,上中學時,學校離他家很遠,別的學生騎騎腳踏車,他真的是騎馬上學。
單論騎術,張水敢叫板專業的運動員,甚至一些馬上的花活,他自認比那些運動員還厲害。
也就是時代變了,騎兵退出歷史舞臺,不然張水搞不好還能混個先鋒噹噹。
騎術好,有一定演戲底子,還和左樂是老關係,張水立刻上位,飾演了孫德勝,並擔任《亮劍》劇組的騎術教練。
吳景和張水還挺熟,他會騎馬,但騎術不精,所以經常找張水加練。
對於演員來說,騎馬是個關鍵技能,許多古裝戲都用得著,練好了是很突出的加分項。
所以,張水在《亮劍》劇組很吃香,所有主演都來找他練習騎術,除了飾演楚雲飛的章北老師。
溫侯呂奉先的名聲不是蓋的,當初章北拍老版《三國演義》時,專門學過騎術和戟法。
尤其是騎術,據說得過軍隊高人的指點,比很多騎馬替身還厲害,根本用不著再學習加練。
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相當亮眼,甚至壓過了張大彪和段鵬,僅次於魏和尚。
如果不是和尚死了,導致黑風寨事件,魏和尚都有可能被孫德勝壓一頭。
這也是編劇少有交代人物背景的配角,這在劇情緊湊的《亮劍》,堪稱半主演地位。
孫德勝,李雲龍原來在新一團的大將,李雲龍用了五挺機槍才從丁偉手裡換來的,也是唯二被李雲龍帶到獨立團的部下,地位僅次於李的得力干將張大彪。
剛開場介紹經歷突出了其性格,孫德勝原來時六十九軍,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石友三。
孫德勝12歲快餓死時被石友三救了,而後跟著石東征西討,負傷無數,讓打誰就打誰,是石友三手下算的著忠勇悍將。
直到石友三投靠東瀛人,賣國求榮,孫德勝直接離開,轉投八路,用他在劇裡的話說。
“團長,政委,我孫德勝不是不知恩的人,石友三救過我的命,中原大戰我重傷兩次,算是把這恩情還完了。”
“讓我賣命可以,但讓我當漢奸,我絕不。”
“我孫德勝沒什麼大本事,也沒有升官發財的夢,既然當了軍人,就該是個不怕死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