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份下旬開始,網上線下,關於《亮劍》的新聞越來越多。
作為左樂在電視劇領域封神後的新作,也是他第一部抗戰戰爭劇,從籌備之初,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坦白說,現如今在華國國內,抗戰劇並不怎麼吃香。
這個“不吃香”,不是沒人拍,也不是沒人看。
相反,每年拍攝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數量在所有題材中能排進前三。
如果把有相關抗戰戲份的民國、年代、諜戰、人物傳記等題材也計算入內,甚至可以爭一爭第一。
這些抗戰劇的收視率,談不上出色,但也都很可觀,每年都最少有十幾部1.2以上的熱劇,行情好的時候,甚至能產生破2的大爆劇。
但關鍵在於,這些抗戰劇普遍口碑太差,豆花6.0分以上的都很稀少,7分以上,那簡直是千里挑一。
而8分精品,不誇張的說,都可以震動業內,一戰成名。
在圈內,早就形成了鄙視鏈,抗戰劇有時甚至比網劇地位還低,除了新人、過氣演員和經常演配角的普通老戲骨,當紅的藝人很少碰抗戰題材。
即便參演,大部分也都是夾雜著諜戰、民國、人物傳記這樣多元素的電視劇。
純粹的抗戰劇,尤其是抗戰神劇,但凡有點事業目標的藝人,幾乎都不碰,除了怕踩坑,最重要的是容易跌份掉身價。
對於藝人來說,沒有什麼比掉身價和過氣還可怕的事。
所以,沒有當紅藝人參加抗戰劇,表現越來越“落寞”。
收視率全靠電視平臺的中老年觀眾貢獻基本盤,網路成績一塌糊塗,且風評口碑越來越差,逐漸變成了小中型影視公司的自留地,如果不是還有政策扶持,估計會腰斬大半。
在這個當口,左樂突然拍一部以【八路軍】為主線的抗戰題材引軍,著實讓不少他的粉絲捏了把汗。
近幾年,出成績且口碑不錯的,多是以某軍為題材的抗戰劇,而關於八路軍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游擊隊撕鬼子的抗戰神劇。
不得不說,現在吹某軍而貶八路的風氣頗為主流,有一部分都是因為這些抗戰神劇的功勞。
當然,誰也不能抹滅某軍的民族功績,但也不能捧一踩一,評價歷史要客觀,什麼事都切勿矯枉過正。
不談歷史,僅從網上現在的風氣來看,左樂新劇題材的選擇是不太明智的。
不過,左樂畢竟是左樂,其威望之隆,和以往無敵的戰績讓很多人不敢出聲質疑,生怕被啪啪打臉,多持謹慎旁觀的態度。
有怕打臉的,同時也有死皮賴臉的主兒。
龐毅殿,全網第一左黑,作者馬甲,御用龍套,臉都被抽爛了仍孜孜不倦蹭熱度網紅大V,但凡左樂出新劇,他都要算出來唱反調,這次《亮劍》也不例外。
不過和往常不同的是,之前龐毅殿是為了自己蹭熱度,這次除了自己,還拉了自己的作品一起蹭。
沒錯,作為三流編劇龐編又出山了。
雖然龐毅殿這幾年名聲臭了大街,但架不住越臭他越紅,單論名氣,很多業內王牌編劇都比不上他。
有名就能帶來利,總有為了錢就沒了良心的投資方,看中龐毅殿的黑紅名氣,向他邀約劇本,龐毅殿自然不會拒絕送上來的稿費,立刻開寫。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