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打一下那些7、8個人當十幾萬大軍腦殘劇的臉…………
…………
戰爭戲,觀眾在電視或者電影中看著很爽,比如衝鋒,觀眾們看時,一起,在什麼嗷嗷的槍往前衝,非常燃。
但劇組實際拍攝起來是很複雜和繁瑣的,幾乎都是片段式拍攝。
正面鏡頭衝鋒一次,側面鏡頭衝鋒一次,炸點爆炸特寫、白刃廝殺特寫、殺敵陣亡特寫,還要有全景、中景、近景。
素材其實拍的特別碎,觀眾看到的畫面是經過後期製作剪輯之後的成品。
前文說過,左樂本身就是抗戰劇導演出身,對“打鬼子”並不陌生。
但當初在東山製作中心,資金有限,打起仗來也就是一邊也就十幾條槍,小打小鬧。
現如今左樂坐擁六七百人,不久後甚至破千,從排級直接跳到副團,跨度相當大,難度也成倍增加。
好在左樂的執導能力今非昔比,又有磨練成熟的山河劇組精英輔助,度過最初的生澀,磨合了兩天,就開始順滑起來了。
全殲山崎大隊這段劇情的高潮,是最後的白刃戰。
當然,前期雙方試探也很好看,特別李雲龍向旅長請戰那段,還有誕生了幾個《亮劍》名場面,比如——
【你咋就不敢跟旅長打一架】
【哪個狗日的打我小報告】
【旅長,謝謝你了旅長,旅長我給你跪下了】
【這老李屬狗臉的,說翻就翻】
【………】
這些劇情前面已經拍完,後期製作時會和打仗穿插剪輯。
轉場拍攝第四天,上千群演全部到齊,左樂開始最後的白刃戰拍攝。
為了這場戲,光是攝像機,左樂就佈置了十幾個。
中景遠景就不說了,五個攝影師扛著攝影機隨時準備抓拍特寫鏡頭,“戰場”上空,還有四架無人機,全方位無死角拍攝。
先拍全景和遠景。
左樂坐在監視器上,一聲令下,緩坡上,千餘群演怒喊著衝向對方,在高空之上的無人機鏡頭中,彷彿兩股土黃色和灰色的人流,以飛快的速度撞在一起。
毫不誇張的說,哪怕這些人演不是那麼逼真,臉上的所謂殺氣也都浮於表面,但當看到上千名漢子刀對刀,槍對槍的“廝殺”在一起的時候,心裡還是忍不住感到血脈賁張。
那是一種令人感到顫慄的刺激感覺,要不是左樂還算清醒,估計自己抄著板凳就衝上去了。
他往旁邊一看,發現不止是自己,旁邊絕大部分人包括一些女生,看著遠處的“廝殺”場面也一臉激動。
魯迅說的對,暴力有時候比Yellow片還讓人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