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兒子看不上他。
傳文混到最後,簡直是眾叛親離,人嫌狗棄。
不得不說,那文這一鬧,突出了傳文的“悽慘”,讓觀眾出了不少氣,也給下面最後傳文的結局做了鋪墊。
…………
接下來,朱家聽聞前線缺少物資,組織了一大批吃穿用品送至前線,並在戰場之上照了整部劇最後一張全家福。
朱家人離開,戰場停戰期間,鮮兒和傳武這個糾纏了半輩子的苦命鴛鴦,終於互訴真情,口頭上結成了夫妻。
隨後,傳武在戰場上為國捐軀,傳武死的時候,老三傳傑的兒子降生。
伴隨著嬰兒的啼哭,傳武倒下。
朱家人一死一生,英雄故去,希望誕生。
這段戲隱含的意義非常深,兩個高潮搭配在一起,配合鏡頭轉換和感染力十足的,看起來十分震撼。
也成了很多人對《闖關東》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
傳武臨死時,對著鮮兒留下了“回家”的遺言,悲痛欲絕的鮮兒,帶著傳武的屍體返回朱家。
然後就是前文提到過的那兩場巔峰哭戲,把本就因為傳武犧牲而感到感傷的觀眾,直接推到極致。
關於這段戲,網上的討論幾乎都是看哭了,彈幕更是無數傷感留言。
李佑斌那段哭戲,更是被推向神壇,剪輯配樂後,流傳各大網路平臺。
次日,傳文領著一身東瀛軍服森田來朱家,準備勸說父親向東瀛服軟,保全一家老小,卻得知二弟傳武身死,傳文直接崩潰了。
這點要得格外說明一點,老大傳文,膽子小,心眼窄,毛病一大堆,但他確確實實是個好大哥,顧家孝順,愛護兄弟。
他投靠森田,故而是因為怕死,但同時也是覺得自己是為了家裡好,朱家鬥不過東瀛人,老實聽話,才能平安活命。
也正是覺得自己的做法對,朱傳文才會屢屢執迷不悟,對親人苦勸無動於衷,這點也從他之前臺詞有所體現,言必提及自己是為了朱家好。
所以,面對父親、妻子兒子的“殺手”,傳文氣憤,但不記恨。
他覺得等將來東瀛人徹底佔了上風,自己出面保住一家老小,到時自會證明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直到父親親口告訴他,二弟死了,就死在東瀛人的槍口下,看到傳武屍體的傳文,長久以來的理念瞬間崩塌。
他雖然不喜歡一直愛頂撞自己的二弟,但這是自己血肉相連的親兄弟啊,兄弟身死,他怎能無動於衷。
更讓他憤怒的是,自己拋家舍業,揹負惡名的投靠森田,為的就是保住一家老小,結果如今二弟卻被東瀛人殺死。
傳文終於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憤怒奪了把槍,激動的射傷森田,也象徵著與東瀛決裂,迴歸朱家。
最後,老當益壯的朱開山一記飛刀,射殺森田,為愛子報仇,然後放棄一輩子打拼下來的基業,帶著家人乘坐爬犁,慢慢駛向遠方。
一個半開放性結局,《闖關東》大結局播完。
徒留觀眾,聽著片尾曲《家園》,默默回憶朱家人這一輩子的點點滴滴,還有不少人在社交網路上,發表自己看劇後的感想。
著名導演張凱剛就是其中之一,《闖關東》大結局當晚,他時隔半個多月突然更新了圍脖,寫了一段《闖關東》的觀後感。
原文如下——
拍《饅頭的血案》這段時間,因為糾結拍攝,晚上經常失眠,經老友推薦,追起了《闖關東》,今天看完結局,突然想為朱家人寫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