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交通站》開始,左樂拍劇一直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拍演員吃戲和美食場景。
交通站二部曲的醬驢肉和驢肉火燒。
《炊事班的故事》的病號飯和伙食。
《家有兒女》夏家餐桌上的油燜大蝦和餡餅。
《武林外傳》的燒雞、紅燒獅子頭和西涼河醋魚。
武俠劇《七劍》算是左樂作品中美食鏡頭最少的,卻也被左樂見縫插針的加了不少,比如神醫竇長生嗜好雞腿、六嬸給回家的大奔做團圓飯云云。
這些吃戲和美食場景,大部分是原版有的,還有一些是左樂根據部分情節加的私貨。
他個人覺得一些情節和吃戲結合起來更有生活化。
左樂這個拍攝特點或者說習慣,在現在普遍都是【吃戲演員假吃,飯菜全是塑膠道具】的國產劇中獨樹一幟。
很多影片剪輯自媒體,都喜歡把左樂這些作品單獨剪輯成“《武林外傳/地下交通站》吃戲美食合輯”,播放量相當不錯,很受網友喜歡。
這次拍的《闖關東》,原版中就有大量吃戲,經過左樂本時空化的改編,左版《闖關東》的美食場面比原版只多不少。
於是,左樂繼續發揚了拍戲帶廚子的光榮傳統,而且一口氣是請了三位。
一位是東山廚師,主做東山菜,一位是關外廚師,主做關外菜,同時這兩位廚師也是劇組伙食的主要負責人,全程跟組。
剩下一位是東瀛出身的西餐廚師,身兼東瀛菜和西餐兩路做法,後期有幾個東瀛內部和請朱家吃飯的劇情,需要這位廚師出手,算是客串,不需要跟組。
這三位廚師全都是業內一流水準,如果不是左樂花了重金,真不一定能請來。
如此優秀的後勤保障,主演們可就幸福了,像李佑斌和沙毅這樣吃戲戲份比較多的,寒冬臘月天氣起來拍戲,不但沒累瘦,還各自貼了幾斤冬膘。
尤其是沙毅,在《闖關東》劇組待了半個多月,臉都微微圓了一小圈。
對於昔日軍藝校草如此糟蹋自己,作為老闆的左樂也很無奈。
之前沙毅拍《武林外傳》時,在左樂和毛小的嚴密監督下,多少還有些俊朗小白臉的意思,但等到拍《炊事班的故事2》時,沙毅明顯開始有點變糙。
現在拍《闖關東》,天天被冷風吹著,冬膘再這麼一養。
好嘛!
沙毅人才剛剛三十,就已經奔著中年發福的架勢去了。
對於這點,左樂和山河公司不是沒攔過,但本身沙毅事業心並不是太強,對自己現在的事業發展已經較為滿意。
並且在年初和圈內女友結婚之後,他整個人心態變得更加佛系,開始更側重於家庭方面。
用沙毅自己的話說,是怕把自己整得太帥,媳婦擔心他外面有人,反正他又是走偶像路線,形象沒必要管理那麼嚴…………
藝人自己的選擇,左樂和山河苦勸無果,也沒有干涉太多。
當然,更主要還是藝人定位不同。
沙毅本身靠情景喜劇走紅,現在網上還有不少他白展堂的表情包,觀眾粉絲對他的印象是詼諧搞笑,本身顏粉比例並不算太多。
包括現在山河內部給沙毅制定的未來接戲範圍都是輕喜影視為主,其他題材為輔。
所以,沙毅顏值降低物件藝人本身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山河和左樂態度也才會這麼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