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突然聽陸川這麼說,如此小巧的一個玩意兒,能用那般恐怖的能量,不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能是什麼?
只是,這東西也未免太小了吧?
這東西,越小越變態啊!
可應用場景太多了。
哪怕我們都是‘大頭兵’,都能想象它到底有多麼恐怖和驚人啊!
“你們說它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我偏說它是個無線充電寶。”
陸川怪笑。
馬小玲、應採兒等女:“···”
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只是陸川轉念一想,不對勁啊。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無線充電都還沒完全興起,只有那麼幾款相對冷門的手機有無線充電,而且技術很不成熟,只有5V1A···
完全是浪費啊!
而且,自己這個,可不是那種虛假的無線充電。
而是真無線充電!
或者,應該取個更高階的名字。
隔空充電?
“不過現在配套設施還不成熟,基本只能當成沒這個功能用了,好在問題不大。”
“等配套設施升級之後,再用就行了。”
“畢竟是向下相容的。”
陸川獲得的技術太多了,配套技術也是多如牛毛,隔空充電技術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受限於材料和當前科技,暫時還沒辦法弄出來無損耗、低損耗的隔空充電。
一旦要開隔空充電,損耗會挺大!
不過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打底,損耗也不是個事兒。
當然,隔空充電可以開,也可以關。
關了正常用,開著,有能隔空充電的終端裝置也可以直接開充或是使用。
其實,在合成川元素之前,陸川就先做了幾個微型反應堆出來。
在材料裝置齊全的情況下,合成川元素真要不了一個多月。
其中有近乎一半的時間,陸川都在搗鼓這微型反應堆。
其中很多零件太小了,手搓難度極高。
好在有六軸聯動的機床在,對於這種精細零件的製作,堪稱得心應手。隔空充電這個技術,陸川也趁機搞出來,給自己做的微型反應堆上都安了一個。
所以,在合成川元素之後,陸川沒耗費多長時間,就成功啟用了一個。
當然,也僅此一個。
以便觀察和測試。
只是,現在的測試場景太少了。
所以還得趕回去,做一些東西,把這個微型反應堆利用起來,才能進行更進一步的測試,首先,是其穩定性!
一旦確定穩定性足夠高,那麼,這個專案,也就算是完成了。
微型難度最大!
一旦確定微型反應堆沒有問題,小型、中大型,就更沒有問題了。
“不過,最開始,用什麼來測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