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山學社,老學究堆滿典籍的屋內。
桌上的那張未完成的道符,在楚江開的眼中似乎流動了起來。
那一幕幕過往在楚江開藉著手指上微弱的光芒看到那座洞穴的洞頂上那片影影卓卓的色彩時戛然而止。
那些色彩彷彿從楚江開的回憶中流轉到了手中的毛筆上。
筆尖的金毛閃閃發光,光裡透著迤邐的色彩。
楚江開握著筆的手突然輕鬆了不少,那種提筆千斤的感覺消失了。
隨之消失的是那時還是孩子的楚江開心中的悵然,是那九日風口浪尖上經歷的追憶,是那一山一海一座城的輝煌。
時過境遷,那壯闊的一幕雖然時長在楚江開的腦海中閃現,但每次停駐的節點都有所不同。
這一次,提著筆的楚江開,腦海中的節點,竟然就真的和這符道和這色彩息息相關。
楚江開輕輕的伸手,筆尖在金粉中點了點,那金粉被筆尖上的光滿吸引,爭先恐後的附著在了上面,如同枯筆蘸了一筆飽滿的墨汁。
而道符上,那待點睛的陣眼,也似乎感應到了楚江開手中毛筆的筆意,周圍的線條都躍躍欲試起來。
楚江開握筆的手愈發穩定,飽蘸了這金粉後,筆尖的金毛更是熠熠生輝。
自從竹真人飛昇後,丹田破碎的楚江開其實心中也淤積了不少的委屈,即便山裡看似為他破例了不少,但畢竟還是有了區別對待,楚江開雖然嘴上掛著'還好',但那只是他習慣說的話,心裡終究還是有些憤憤不平的。
不過在筆意漸生,飽滿蘸上金粉的那一刻,這一切都從他心裡雲開霧散了。
就像當年城主府廣場上老劉點燃的那些街燈,也許不夠亮,卻還是能給夜行的人指明一條回家的路。
而現在筆尖上的這些金粉和這光輝,就像那一盞盞街燈一樣,驅散了楚江開心中的夜色,也同時讓他找到了一條出路。
現在的老學究,就像當年的老劉。
唯一不同的是,老劉當年不知道自己的一盞燈終究會溫暖到誰?
老學究的這盞燈,卻是專意為楚江開點亮的。
其實為楚江開點燈的何止是老學究?
還有李有志荊無童他們,甚至那老劉,點燃的燈火,楚江開雖然是在白天看到的,但那個老頭,蹣跚著點燈的一幕,楚江開也能清晰的想象到。
很多人就是這樣,也許只是不經意的一份執念,就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溫暖別人。
還有這老學究,從見面就給人一種暖和的感覺,還能這樣放心的將一張四色道符的點睛之筆交給楚江開這樣一個未入門的學員去完成。
這些,都是溫暖,和當年在島城看到的是更多的爾虞我詐不同,楚江開在這人間,已經越來越多的會去刻意感受溫暖了。
這一筆就這樣在楚江開所能感受到的溫暖中落下。
筆意沁入了符紙,那金燦燦的一點落在了道符的陣眼上。
整張道符瞬間栩栩如生,流動的線條憑著這點睛的一筆趨於完美,彷彿有高山流水輕鬆翠柏躍然紙上了。
楚江開知道,這樣的道符只要有相匹配的靈力湧入,就能展現出當年李有志他們施出道符時的奇幻色彩和撼天動地的威力,但這種親手製作的成就感,還是讓楚江開對這張四色的道符非常的期待。
此時,老學究交給楚江開的那本書,被屋內緩緩凝聚的靈氣帶來的波動攪擾,自行翻動了一頁。
楚江開陷入那段過往中不知多久,桌上的檀香顯然早已燃盡,屋頂的靈氣已經瀰漫到了半牆壁的位置,那些書摞看似還在本來的位置,楚江開他自己也還在椅子上靜坐,但楚江開本身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楚江開沒有急於觀看那本書自己翻過的頁面,因為他的心裡已經燃起了一團火,是對道符或者說是修行的一種強烈的渴望。
揭起那張四色道符放置到桌子的一角,又將毛筆在金粉中蘸了蘸,楚江開有點興奮的在空白泛黃符紙上描摹了起來。
筆尖帶著金粉在符紙上劃過,起來甚至不知道要畫出一張怎樣的道符,只是隨著心中的澎湃,帶著那一道道的溫暖,隨著心意,快速的塗塗抹抹著。
片刻,一張道符在楚江開的筆下繪就,楚江開自己都看不懂這張道符究竟是張什麼用處的道符,但符紙上柔光閃起,楚江開知道這張道符,成了!
又不知過了多久,那一疊符紙被楚江開用光了,揭起最後一張完成的道符,看到下面平滑的桌面,楚江開微微的怔了怔,澎湃的情緒才冷靜了下來。
楚江開翻看了一下那一疊繪好的道符,震驚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