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圍了過來,練著魚缸認真的看。
黑牛開口:“這個看起來,象是龍躉,但又感覺差點。”
寧仁舉起手用力的拍了幾下:“來,上菜。”
蒸,最簡單的辦法。
很快,每個桌上都擺了一盤。
寧仁說道:“嚐嚐,我稱呼這種叫珍珠龍躉。老虎斑的頭,龍躉的身尾。現在就看看味道了,如果大家感覺不錯的話,今年咱們搞起來。”
寧仁還特意給了沙瑪和沙碧娜單獨準備了一盤。
這兩位,純粹是湊熱鬧的。
吃就行了。
十四館、新義、盛和坐館們,有真正的吃貨。
“恩,有老虎斑的感覺,但差點,七成最多八成,不是廚師沒搞好,是肉質本身的問題,不過,確實是石斑魚,就我知道的品種,這個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有人就問了:“你吃過多少種?”
“四十種吧,這個能排進前十五,廚師處理的好,可以往前提兩名。如果是外行人,這個能冒充老虎斑,味道非常相似,但蒙不過老食客。”
寧仁聽完後笑了,拿出一塊黑呼呼的東西,然後在魚上切了幾片:“如果這樣呢。”
“多來幾片,這麼大的黑松露,非常少見的。”
“我這邊存量幾百噸,大夥商量一下,怎麼把這些變成錢了。”寧仁這才說出了叫大夥來開會的真正的原因:“黑松露,白松露,我有幾百噸。這種新品種的魚,我有幾萬噸。現在,這些要換成錢。”
別的東西沙瑪可能不懂。
但黑松露,她專業。
拿起一塊聞了聞,然後再品嚐了一下廚師做好的,面帶疑惑:“品質這麼高的黑松露,你從那裡弄來的?”
“保密,別問。”
寧仁沒回答。
這玩意,對於寧仁來說,怎麼說呢。
除了運輸麻煩一點,基本上零成本。
在漢家滇池,這玩意農家挖出來用來餵豬,所以這種也叫豬拱菌。
水溝村安排了一下,用上等的棉布去換,整的滇池那邊無數個村子,連小孩子都跑進山裡挖,隨便一挖就是幾十上百噸。
畢竟人數多。
負責收的人按八分錢一斤給,當地人反對。
不是認為給的少,而是這種餵豬用的豬拱菌,怎麼好意思賣八分錢一斤呢,這不是騙人嘛。
最終定價,一米優質棉布換十斤。
依當下漢家帝都的優質棉布價格,每米純棉白布是七毛八分。每米滌棉細布三點六九元。
現在,運到滇池的山裡,在當地的價格可遠不止每米七毛八分,因為山路難走,許多商品全靠人力去背,才能運進山裡,有些商品貴一倍都在情理之中。
所以,一米優質的棉布換十斤豬拱菌,滇池當地的山裡人都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