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巴州、山城、大山深處。
侗珍從羊城那邊與寧仁見面,然後一起來到這裡。
進了山之後,侗珍對寧仁介紹:“十二年前,周公批准建設,用了八年時間六萬多人,疊加長度二十一公里,總面積超過十萬平米,接下來四年時間是安裝時間,半年前這裡修改了用途,主洞高八十米,拱頂高三十一點二米。”
“冬暖夏涼,四季恆溫。”
入口在群山之中,相當的隱密,一路過來暗哨無數。
這裡有登記、檢查的小山洞。
許巖龍等在這裡,為侗珍與寧仁作了登記之後,陪著一起往裡走。
進了山洞之後,侗珍繼續講:“三進位制超算,還有重要的蘑菇研究都在這裡,還新增了一些其他的。先去看看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的三進位制超算,因為時間緊,配套的軟體功能很弱。”
寧仁沒接話,表情非常的嚴肅。
韓霜到了第二道門的時候,被留了下來。
韓霜沒有怨言,去了等候休息室。
很遠,很深。
到了一處主洞,就是侗珍說的那個有八十米高的巨大山洞內,這裡有無數的鐵架子,擺著無數的機器,無數的線,中間有一堆電子管、電晶體組成的機器,至有五層樓高,十米直徑。
控制檯這邊,鼎五公正在翻看著技術引數。
夏先生與幾名學老正帶著人對機器作著最後的調整。
見到寧仁來了,鼎五公放下手中的資料衝著寧仁點了點頭,然後示意其他人離開。
留下的,只有鼎五公、漢家科學院計算機研究院夏先生,冰工工大迷彩兔計算機研究院胡教授、漢家科學院數學家陳老。
許巖龍、侗珍。
寧仁一邊解衣服,一邊繞著這臺三進位制手搓的超算打轉。
寧仁是專業的。
這臺機器有一半來自寧仁給的理論,百分之三十來自熊家的Сетунь,還有百分之二十,就是漢家自己的技術儲備,還有近半年來沒日沒夜的研究。
一個集電子管、電晶體、積體電路為一體的怪物。
足足看了半個小時後,寧仁走到了控制檯前。
胡教授說道:“時間太短,沒有合適的控制用軟體。”
寧仁轉回頭微微一笑:“為什麼,我一定要在控制檯上加上這個擁有三個金屬觸點的小裝置呢?”
“不知道,我們一直不明白用意,只是按圖紙加上了這個。”
寧仁表情變的嚴肅,深吸一口氣:“因為,我就是……”
是什麼?
是寧仁說話的聲音太小,還是沒說呢。
只見寧仁伸手按在那三個金屬觸點上,極細微的電流開始環繞在寧仁的手掌上。
這臺原始的,極為簡陋的三進位制超算啟動了。
緊接著,四十多個不同的螢幕上,開始閃出無數的字元、漢字、偏旁……
寧仁在為這臺三進位制超算注入系統。
這一幕,看呆了所有人。
許巖龍則不由的往門口看了一眼,他確定大門關的很嚴,這才轉過頭繼續看著寧仁。
半個小時後,印表機開始啟動。
四十分鐘後,記錄用紙帶機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