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歐陽伽羅不斷的大罵蠢貨,韓霜卻是平靜的多。
寧仁坐下:“那瘋婆子呢。”
韓霜回答:“回去處理一件比較意外的事情。”
“意外?”
韓霜轉過頭:“還記得你的煤氣罐罐嗎?”
“當然。”寧仁表示自己怎麼可能把這事給忘記了。
韓霜回答:“那邊的客商追加訂單,大約要百萬只煤氣罐罐。”
“一百萬?”寧仁問:“這玩意,準備使勁扔。”
“不是。”韓霜搖了搖頭:“是他們發現,這東西比他們從西洲那邊買的便宜,而且質量好,所以普通商人認為這是好商品,還增加了煤氣灶的訂單,也有幾十萬套,還有各種配件,軟管什麼的。”
寧仁再問:“然後呢?”
韓霜回答:“然後就很麻煩,咱們漢家第一個煤氣罐廠在十三年前建成,到眼下,漢家大城市的煤氣罐使用率,佔居民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十四,大部分還在使用的是蜂窩煤,上一次二十萬只,已經搬空了咱們的倉庫。”
“眼下是,穆特要用的,只有不到五百隻煤氣罐。”
寧仁打斷了韓霜:“等一下,那邊接貨的,不是穆特的人?”
“不是,只是合作的商人。商人發現煤氣罐的市場銷售極好,就優先供應城市居民了,所以就這樣。”
“再然後……”寧仁示意韓霜繼續說下去。
“然後有訂單,卻沒有罐罐賣,正在安排緊急擴產。但交付卻不知道什麼時候了。就算先交貨十萬只,也要在半個月之後才能開始運。”
寧仁關心另一個問題:“錢呢?”
“錢,那邊接貨的商人支付給了穆特,穆特加了一倍打到咱們在開曼的賬戶裡,後續運到再結算。但他表示,希望儘快。”
聽完韓霜的話,寧仁摸了摸下巴。
韓霜看著寧仁:“你有什麼想法?”
寧仁問:“那瘋婆子沒有親自去,就是安排了非常可靠,而且能力出眾的人去了,對吧。”
“對。”
“那個人,靠得住?”
“當然。”
得到了韓霜確定的回答,寧仁進走屋內,開始在圖板上畫。
一邊畫,寧仁一邊給韓霜解釋:“這東西在我眼裡,技術含量無限接近於零,單缸柴油發動機,咱們漢家能生產這玩意的,估計有幾十家。”
“這玩意,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蹦子。後面車斗可以拉貨,也可以坐人。但我們加一點小玩意,你看車斗是可以翻起來的,對吧。”
“車斗下面,製作中空的,然後並排放一排鋼管子。咱們只留下中空,鋼管子單獨賣給他們,加上卡扣與螺絲,讓他們自己加裝。”
寧仁繼續畫著:“平時,車斗放平,就和普通的三蹦子沒區別。但加裝了鋼管子的這些呢,車斗抬起來,鋼管子裡你說塞點什麼合適呢?”
韓霜看懂了,伸手在寧仁肩膀上一搭:“我看沙沙107就合適。”
“沒錯,就是塞這玩意。”
韓霜說道:“那麼,鋼管子後面應該再加一套東西。我看按收音機來賣,他們加裝上去之後,就是電子點打火。停下三蹦子,抬起車斗,用支架固定好角度,一秒時間放出去九根沙沙107,然後收車斗,轉身就跑。”
寧仁給了一個大拇指:“英明,你太英明瞭。”
韓霜捲起寧仁畫的簡圖:“我去辦公室,讓伽羅把這個帶回家去,安排車輛廠造幾個樣品,然後悄悄的送到駱駝灣,看看效果。”
“對。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