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仁沒催問關於半導體研究的事情,在寧仁的設想中,此時應該是將某一項研究分給兩個或是三個研究團隊,這叫有序計劃下的相互競爭。
他想錯了。
就在此時,漢家二十多家半導體研究院,一共派出了六十七名高階研究人員,已經結束五天五夜的技術討論會。
分工明確,精準到小時的研究任務。
將所有需要研究的專案,細化到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研究團隊,進行全力攻關。
漢家的二十多個半導體研究,將各自手中的研究資料與其他人相互分享,相互取長補短,在時效上,又一次重新整理了寧仁對研究速度的認知。
如何把沙子變成積體電路,如何讓漢家生產的晶片,能達到鷹家五年前的水準,並且價格只有三分之一。
五千人。
足足五千人正在為這個目標進行日以繼夜的研究。
黃怡。
現年四十二歲,她已經在漢家科學院計算機固體電路組工作了十八年,最近這段時間,組裡的人都感覺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研究任務倍增,實驗材料幾乎開始不限量。
過了開始時的興奮期,疲憊感開始出現。
因為體力嚴重跟不上。
黃怡之前,早上有一碗小米粥、一隻窩頭就夠了,現在需要吃三隻窩頭。
今天早上,她咽不下窩頭,喝了兩大碗包穀粥。
來到研究所,一進院子就聞到了一股子味。
這味……。
怎麼說呢,有點不好聞,但卻是那麼的吸引人。
只見年邁的所長從後院跑著過來,見到人就喊:“所有人,都過來幫忙,所有人……”
黃怡過去扶所長,也跟著往另一邊可以用於車輛通行的門走去。
所長一邊小跑一邊嘟囔:又一車,又一車。
什麼又一車。
當跑到之後,這裡已經聚集了許多人,人抬肩扛正把一箱又一箱的東西往後院扛。
豬腳?
黃怡感覺自己在不自覺的流口水。
不止是豬腳,還有牛肚、牛百頁、牛心、牛肝……
總之,滿滿一卡車。
所裡的大廚正站在高處大喊著:“往後院堆,全部用鹽水過水,往防空洞裡搬,各組安排人來領,讓組員們把他們自家的帶回家去,快一點,快一點,天氣熱肉類容易壞,都動作快一點,中午之間一定要處理完。”
難道大廚急了。
八噸。
前一輛車四噸半夜運到,他還很從容,因為他們的冰櫃裡存兩噸肉類不成問題,其餘的醃製之後,再加上給每個人發的,基本上解決了四噸肉類的儲存問題。
但,一個小時前又運來一車。
這可真的需要想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