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發通告招人了。”
葉世觀只是微微點頭,又從視窗看了一眼這裡的荔枝分撿後,繼續翻看關於水溝村北邊三處機床廠選址的資料檔案。
黎永華什麼也沒說,起身就往外走。
他知道的不多,唯一猜測到的就是,葉世觀手上可能有指示。
更何況,別看是賣荔枝,這玩意掙外匯呢。
誰敢不當回事。
所以,黎永華決定,從周邊城市開始招收返鄉的人。
如果還不夠,就擴大範圍招人。
連夜發通告,連夜請周邊的城市幫助招人。
就這事,其實不大。
就是招工嘛。
漢家燕都。
一個辦公室內,煙霧繚繞,都是低頭抽菸不說話的人。
在很長時間沉默之後,有一人翻完了資料:“就推算,現在開始大量的返鄉,最多三年,城鎮待業人數將高達一千四百萬,甚至是一千五百,一千六百萬人。這個矛盾如果不解決,對於我們漢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另一人說道:“只靠工廠與集體企業,怕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又一人開口:“這個若是靠公家支出,也撐不住。”
幾人說完,又陷入沉默當中。
死結。
這根本就不是能夠輕易解決的問題。
而且這麼多人沒有工作,人閒的久了,就會生是非的。
那麼,這會寧仁在幹什麼?
缽藍街。
看醫生。
舌頭上長一圈小泡,嗓子難受的喝水都疼。
這裡有位名醫。
何家明……無牌醫師。
最擅長……婦科。
只瞄了一眼,何家明就下了診斷:“上火,最近吃什麼了?”
“荔枝。”
“吃了多少?”
“恩,二百九十五粒。”寧仁回來的還有零有整的。
何家明轉身在藥櫃裡配了幾副湯藥:“回去煮涼茶喝,明天就見好。荔枝雖然好吃,不能多吃。”
寧仁:“古詩不是有寫,日啖荔枝三顆,我才吃了二百九十五粒。”
何家明把藥包放在寧仁面前:“承蒙診費五蚊,湯藥十蚊。還有,蘇東坡體寒,而且很嚴重。”
寧仁正準備付錢。
有人進來了,一瘸一拐的,進屋後靠在椅子上:“家明,疼死我了,弄點藥給我。”
何家明走過去看了一眼:“告訴你,忌口,不要喝酒,不要吃海鮮。”
進來問診的人說道:“不吃喝酒,不吃海鮮,活著還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