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的住處你不用操心,伯爺叫我幫著蓋幾間,可我想啊,院子都燒成了那樣,可怎麼住呢?正好我家也有空房,李大家只剩下兩口人,就先住我家吧。”
卿娘笑著答應了,其實李大也住不長久,他的任務就是幫著種出冬小麥來,住叔祖家更方便些。告辭了老人家,她徑直去了地裡,看著他們收苞谷。
來到這裡也一年多了,雖然是個小山窩,可沒什麼勾心鬥角的,回到京城,還不知道有多少龍潭虎穴等著她呢。
苞谷收回來,連夜僱了騾車,劉松父子押著先走了,嫩苞谷就是賣個鮮,時間長了會影響外觀和口感的。
三天後,卿娘將鎮上的宅子託付了二嬸照管,跟著伯爺的隊伍往京城進發了。說是闊別了近三年,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第一次去呢。
本來有些事想找司修商量,可聽劉松說,邊境雖然沒打仗,可氣氛還是很緊張的,將士們一律不許離營,所以也沒有當面告別。
他們還有合作,可這裡距京城山高水遠的,大概沒什麼機會再見了。而自己也回到深深庭院,再想隨意外出,怕是有些困難。
行軍的速度很快,她坐的是馬車,可仍然顛簸的夠嗆,就連書香都吐了又吐的,她偷偷將竹筒的水都換成了溪水,這才稍微好些。
在驛站吃飯時,她倒了一杯茶給祖父,裡面放了一滴瓊漿,這位可是她和弟弟的靠山呀,一定得長命百歲的活著,她這幾天想破了頭,都沒想起祖母對她有啥溫情,更何況那位父親呢。
“文瑾雖然啟蒙時間短,在家時大約也學了不少,所以先生誇他功課很好,畢竟快十歲了,祖父,回去讓他下場試試吧,過不了也沒關係嘛。”
“你是說文瑾去考童子試?我怎麼聽說,你二弟文珠也是今年下場呢,那就一起去吧,行不行的有啥關係?”
“請爺爺跟我爹說說吧,他怕是對文瑾沒信心呢。”
“呵呵,你爹就是古板,我去說,放心吧,一切有爺爺呢。”
他以前很討厭這個孫女,跟人說話頭都不抬,聲音小的跟蚊子哼哼,老婆子卻說,她行事魯莽狂妄。
可這次回村,聽了二弟的話,又去看了那座水車。這孩子聰慧啊,費了多少心修了水車,還不坑不哈的捐給了族裡。
哈哈哈,這點他再滿意不過了,老婆子生怕他貼補老家的親戚,每次回來都不給銀兩,可卿姐兒給他爭足了面子,他再有能耐,也是蘇家人啊,是人哪能忘本呢?
三天後,望見了高大的門樓,隊伍已經到了城門口。祖父讓他們自行回府,他要將兵交到軍營去,不過,他還是派了隨從蘇護跟著。
“回府後,你帶著他們姐弟去見老夫人,將情況告訴她。”如果沒有蘇護傳令,怕老婆子誤會他們。
聽了祖父的話,卿娘心裡冷笑了,這幾天她也弄清楚了,這位祖母原本是官家出身,因為爺爺有了戰功,她被父親嫁了過來,原本很是不願的。
蘇運來封伯後,才算好好過起了日子。所以家裡小事都依著她,祖父很少過問。
慶文伯府位於南城中部,離皇城還有點距離,這是當年皇上賜下的宅子,主體只有三進,不過,園子不小,東西兩路也蓋了房,還有五六個偏院。
卿孃的院子就在池塘邊的漓雨軒,只有一明兩暗三間正房,還有偏房兩間。院子不大卻勝在雅緻,幾竿修竹、一叢蘭花。
不好的就是臨近池塘,冬天冷死,夏天溼氣重不說,蚊蟲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