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呢,是我舅舅送的,他專門來我家,想包了明年的嫩苞谷。可惜現在都沒了,我最愛吃那個了。”
苞谷除了種子,都被司修買走了,所以卿娘也沒弄出新花樣,打算明年再說了。
“那東西是應季的,哪能全年都有。”說到這裡,正好二爺爺又回來了,她想起有事要問。
“叔祖,繼哥他們在哪裡的學堂,過了年,我也想送瑾哥兒去,他身子弱,還是在老家養幾年吧。”這是告訴他,姐弟倆會長住的。
“他們哥幾個都在鎮上,跟著鄔先生呢,等過了十五,我帶你們去。指定能收下他!”
“鄔先生收學生有條件嗎?”她怎麼聽著好像挺難的。
“是啊,他收的學生,都要考試呢,如果不合格是不要的。”原來如此。
“瑾哥兒也背了弟子規,考試應該不怕的。”她想著,回去再找些教材,給弟弟惡補一下。
吃飯的時候,她將豆腐的事說了,二嬸一聽,就漲紅了臉,一個勁的看著公公,想他答應下來。
“這方子咋能隨便給我們呢,孩子,你怕是不知道它的價值吧。”蘇運福不是趁人之危的人。
“這個方子是我娘留下的,瑾哥兒將來要繼承伯府,並不能出來做生意,所以我拿出來跟叔祖合作,一年之內,我只出技術,分成你七我三,一年之後,技術都交給你們,我會撤出。”
叔祖一聽,也知道她志不在此,怕是用此方來交換自己的支援呢。也罷,反正到時候他幫著倆孩子就是。他一點頭,二嬸便興奮難抑了,卿娘趕忙提醒她:
“這可是個苦營生,而且利潤不會太大,二嬸,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我家今年種了好些豆子,要是做成這豆腐賣,可比賣豆子值錢多了。”她孃家是生意人,賺不賺錢一聽便知啊。
當下就說定了,作坊設在他家,每天嬤嬤按時來,
“我們伯府也只有嬤嬤會做,不會再告訴別人了。”以後這就是獨門生意!可卿娘知道,豆腐的技術含量並不高,一段時間還行,長了怕是守不住的。
做豆腐只有點滷比較關鍵,她自己製作了滷水,這個配方,只有撤出的時候,才會交給對方。回到府裡,她跟嬤嬤說:
“這一年您辛苦些,因為手藝不能再教別人了。”
“姑娘說的啥話?辛苦怕什麼,範媽媽也來了,府裡的事讓她多管一些,嬤嬤一定把這事做好。”
她靠著自己的奶孃,好久沒跟她撒嬌了。
“小柏跟著瑾弟去上學,嬤嬤回去跟他說,讓他好好學,別想著是給瑾哥兒當書童,告訴他,學到那一步,我都供他。他又沒有奴籍,將來我把嬤嬤的籍也放了,讓他給你也掙個誥命!”
“哎喲,我的姑娘喲,嬤嬤這是哪輩子積得福,得姑娘這麼看顧。”那是你自己積得福!卿娘心裡說了一句。這個年雖然沒有長輩親眷在身邊,嬤嬤就是她的親人,所以,她一點也不遺憾。
初二這天,下起了漫天大雪,給那些回門子的姑娘加大了難度,可就是這樣,叔祖家的女兒菊花,帶著一家人冒雪回來了。
“這麼大的雪,不回就不回了,誰還怪你啊,走山樑的時候不危險啊。”蘇白氏一個勁的嘮叨著,女兒嫁的遠,一年也見不了兩次。可這冒著大雪趕路,又讓她擔心的不行。
“娘,我們都餓了,你弄點熱湯來,先暖和一下。”今天兒媳婦也都回孃家了,本來二嬸打算留下的,後來看著雪下大了,想著他們回不來,也跟相公回孃家了。
她去廚房給臥了一大鍋荷包蛋,給他們端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