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一片一片的,開始渡上了金甲,整個村子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嬤嬤這兩天也腳下帶風,歡快的很。
“姑娘,聽說小青山的娘娘廟,後天有祈福大會呢,還有善人佈施吃食,這幾天都在議論這事。”
“你聽三娘子說的吧?”
嬤嬤這幾天在外院幫著磨面,為了搶收,除了李大一家,卿娘還做主僱了幾個短工,收麥期間,就由府裡管飯,讓三娘子在外院上灶。
嬤嬤也去幫忙,這幾天就開始做著準備工作,畢竟七八個人的飯,光是麵粉就消耗不少。
“除了她,還有隔壁的花枝娘、六婆婆。她們都商量著要去給娘娘上柱香,保佑家裡糧食滿倉,來年風調雨順!”
“那天會很熱鬧吧!姑娘,咱的揹包做了好多了,要不去賣賣看。”墨香忍不住插嘴說到。
“是啊,大集日還得五天呢,到時候怕小柱不得閒。”書香也表示贊同,因為過幾天伯府的地也要開鐮了。
卿娘拍板,後天大家都去,鄉村裡難得有個熱鬧去處,況且也急等著投資回籠,城裡的大集怕是沒多少人了,因為都忙著收麥子了。
娘娘廟在北邊小青山的山腰上,雖然不太高,可蜿蜒的小路也得走上一程,這天只有小柱跟著她們,李大帶著兩個大兒子,開始收割邊邊角角的地方了。
除了卿娘,幾個人都揹著自家的包,裡面塞得滿滿登登的,引的一路上都有人觀看詢問,聽說是賣的,好些人就開始問價講價了,這活廣告做的。
快到廟門口時,看上去烏泱烏泱的,還真是人山人海,就是城裡的大集都沒這麼多人,卿娘也讓嬤嬤打聽過,說是廟會年年都有,今年因為有善人佈施,所以較往年更加熱鬧。
他們好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幾人剛開始擺起來,呼啦啦的就圍上了人,卿娘也忙叫嬤嬤去幫忙。
那三娘子看她落了單,湊上來笑著說:
“大小姐,咱家的買賣可真好啊,這裡人多,可別衝撞了您,要不,咱們進去先給娘娘上柱香,也表表誠意。”對啊,來這裡是為了上香,怎麼把這茬忘了?
可嬤嬤她們根本走不開,她看著三娘子陪在姑娘身邊,放心的點了頭。
兩人燒了香、磕了頭,廟裡的人也不比外面少,鬧哄哄的,看到卿娘皺了眉頭,三娘子殷勤的說:
“從那個小門出去,後面可清幽了,山山水水的好看著呢。”卿娘忍住了笑,這麼個五大三粗的女人,說出清幽兩字怎麼那麼違和呢?
不過,去後山看看也好,人多到底太鬧。
一出小門,果然一下子安靜了,後面樹木參天,涼爽的風撲面而來,一條山道往前延伸著,兩邊有著嶙峋的怪石,而石縫中竟然開著一簇簇的小花,已經到了夏天,沒想到山裡的花竟然還如此燦爛。
她不由得逐花而去,漸漸離開小路,進入了樹叢中,此處鳥語花香的,甚是愜意。突然,前面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等她驚覺不對時,身邊的三娘子早已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