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薛璞講起黃段子來,讓薛璞都不禁汗顏。
且說這華夏衣冠也就是漢服自炎黃垂衣裳(chang,二聲,古人的下衣為裳)而天下治,便已經開始。
而堯舜做典,以禮成衣,這衣冠已趨於完備。
歷經周秦漢唐宋,延至大明,這漢服的衣冠體系發展數千年之久,當中款式種類無數,而在明代時期完備定格,成為了中國服裝發展的最後階段。
當中晚明服飾由於擺脫了元朝的外族統治後,長期華夏文明薰陶,衣冠更恢復於華夏衣冠雅正端麗,樸素典雅的審美,成為了現代漢民族衣冠復興體系的重要部分。
薛璞作為一個漢服復興者,穿著一件藏藍色明代百姓的勞作短衫,看見了大明衣冠自然非常開心,便對這些衣服開始一件件仔細的觀摩和研究。
還要問陳浩鵬墓主人的身高尺碼。因為這些展出的衣冠並非是墓主人身著的壽衣,而是墓主人平日裡生活所穿的日常衣冠。
在墓主人死後作為陪葬,生前衣冠作為陪葬是一種習俗,目的是怕逝去的靈魂在陰間不認得其他的衣服,而這些生前所穿的衣服正好帶著墓主人的氣息。
薛璞說對於這些日常服裝的研究和很重要,可以因此從文物上得出比例和資料,這樣復原出來的衣服才能做到和傳統審美的風格趨於一致。
而且古人做衣服的資料和版型都是經過數千年實踐積累的,所以既傳統又合身。
薛璞看著瞧著,他說道:“你知道不,漢服最難做的地方就是領子。其他的胸圍放量,還有下襬的錐度現在都有一些很準確的資料和比例,但是這領子這個弧度是最難把握的!
你領子做的大了,他的交領右衽衣襟遮掩不住胸口,你要是弧度做的小了還會勒脖子。
你要是衣襟做長了,領子還會倒下來,穿起來麻煩的很!
我身上這件是找朋友託善棠(漢服服飾研究專家)做的,你看看是不是很舒適!
他就是從文物的領子上得出的資料,現在的漢服商家很多都做不明白叻~”
二人來到一件晚明女裝前面,陳浩鵬信手指了指開始了他本職工作:“你看這藍比甲(明代中後期女裝,砍袖上衣),白布衫兒,還有這桃紅裙子,你可想起啥了嗎?”
薛璞搖了搖頭:“明代女性穿搭?”
陳浩鵬哈哈一笑道:“《金瓶梅》第三回,定挨光王婆受賄,設圈套浪子私挑,裡這潘金蓮第一次和西門慶同桌共飲,西門慶摸她潘金蓮的腳時,這潘六娘穿的就是這一身兒~”
薛璞撇了一眼打了一身冷戰:“靠,大哥這個冷笑話真雞兒避暑。”
陳浩鵬笑了笑竟然話匣子收不住了,一會兒這個李瓶兒穿過,一會兒那個孟玉樓穿過,甚至李桂姐兒穿過的他也知道。搞得薛璞頗為無奈:“大哥,你這是看過多少《金瓶梅》啊!”
誰知薛璞剛吐槽完,南明的瓷器展區就傳來一聲異樣的響動。
“不好,有妖怪!”
————————————————————————————
前面幾章氣氛太緊張了,作者想給主角身體休息一下,節奏舒緩一點,更新點日常番,不過日常番依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