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廟的前殿沒有供奉什麼神明,這也和祆教的一貫作風大相徑庭。
不過這一團團巨大的墓中火焰倒也令得神殿當中十分明亮。
科考隊們環看四周,牆壁上多畫著許多千奇百怪的壁畫,而這些壁畫上的所包含的內容極為龐雜。
雖然經過烈焰燒灼,但是牆壁上的畫反倒是更顯得清晰了。
據賈教授說,這些壁畫都是採用天然的礦石顏料,所以烈焰焚燒之後,反倒是讓色澤更加沉澱。
壁畫中既有漢人墓室當中的玄鳥,星辰,伏羲女媧,神仙方士。
也有西域壁畫中金髮碧眼,毛髮捲曲的胡人神明。
而當中還有不少佛教的圖騰壁畫,比如《胡商遇盜圖》。
畫面上有一隊胡商,剛轉過山頭,山谷中就衝出持刀搶劫的強盜,商人們膽顫心驚,露出惶恐、乞求的神色。
這是大乘佛教《妙法蓮花經》的故事,《妙法蓮花經》也叫《法華經》,廣泛流傳於古印度,尼泊爾以及中亞地區。南北朝時期民間把他稱為《觀音經》
經過龜茲國的翻譯大師鳩摩羅什翻譯成漢文。
而這一則故事則是講述,胡商遇見強盜,只要安心念經就能度過此劫,藉此來歌頌佛法強大。
不難看出龜茲國的這座城邦,的確為當年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地。
就連宗教,也是多方雜流,與其說是什麼什麼的大融合,不如說成一鍋大雜燴。
其他人都紛紛觀察著壁畫上面所記載的故事,雖然漢傳壁畫的年代對於其他壁畫來說更為久遠,運用的顏料也不如其他流派的壁畫那般天花亂墜,五顏六色。
可是在造詣和審美和浪漫的意境之上,早就遠遠超過其他宗派的畫法,簡單的筆墨線勾勒,配合上二三種自然的顏色,出來的悠揚意蘊,和對仙界的浪漫遐想,令得在場科考隊員無不歎服。
呂嘉一看著漢傳壁畫愣了一會兒神。一面牆壁上正好寫滿了關於吐火羅文的文字,就連賈教授也只是拍照記錄,而她卻愀然站在石壁之下錚錚望著。
因為呂嘉一是可以直接閱讀吐火羅文的天才。
薛璞心有疑問走上前去,聽她口中暗念著類似英文和俄文的語言,臉上多是思索的顏色。
火光映照在她清純乾淨的臉上,眼眸中流露出一股專注的魅力。
看著石壁上橫排書寫有如蝌蚪一樣的吐火羅文,薛璞問道:“有什麼發現?”
“是《彌勒會見記》一部戲劇,主要描寫了未來佛彌勒的不平凡的一生。”呂嘉一說道。
“原來是一部宗教文學,當中可有什麼線索?”薛璞問道。
呂嘉一面色凝愁,指了指吐火羅文的最後一段:“這部的內容和當年焉耆出土的《彌勒會見記》內容大體相當。只是在最後多出了這樣一段話。”
跟著呂嘉一的指示薛璞定睛看去,他自是不認得當中字樣。
而呂嘉一則翻譯道:“這句話寫的是,世界的初始是一團火,世界的終結亦是一團火。所有靈魂將在聖火中永生,火之將熄,黑暗永至...”
“聖火中永生...火之將熄滅...”薛璞喃喃的念著呂嘉一翻譯出來的句子:“這寫的是什麼?教義嗎?還是創世神話?”
呂嘉一搖了搖頭道:“不清楚,我雖然能通讀吐火羅文,但是當中細節和深意我無法理解深刻。”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世界的初始是一團生命之火,火焰照亮黑暗,便有了光明和黑暗,善良與邪惡,生命和死亡。
然而火之將熄,黑暗永至,似乎在訴說什麼可怕的事情,薛璞一時也想不出什麼答案。
很顯然這是一段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字,而博學淵博的賈文章教授也在幾分鐘之後,從這座石壁上的文字裡得出了,光明,黑暗,生存,死亡,善良,邪惡的幾個詞彙。
誰知就在科考隊做著文物的記錄工作之時,兩聲巨響伴隨著極大的衝擊力,撼動了整個神殿。
呂嘉一閃了一個踉蹌,被薛璞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