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剛過,偌大的海城城主府之中,已經是燈火通明。
修繕一新的城主府當中,人來人往的熱鬧非常。
接風洗塵的晚宴,剛剛過去,朱由校就帶著盧象升、盧九德和各位將領,來到了十分寬大的議事廳就座。
今上午,自從盧象升帶著青龍軍團的將士們,迎接到了皇帝陛下,雙方大軍會師後,就回轉海城。
朱由校在洗漱完畢,吃過午膳後,單獨召見了盧九德和盧象升兩人。
經過了半的密談,又吃過了晚飯後,就召集了各個軍團的核心將領,以便做出最後的大戰動員工作和安排。
“陛下,諸位,據最新情報表明,韃子已經有了新動作!”
遼東總督盧象升作為東道主,最先發言,“在我們與韃子對峙的最前線,敵人其中有四個主要據點:鞍山驛、安平山、平頂山、孤山堡。”
“這四個地方,分別由皇太極手下最得力的四名大將,負責監督鎮守。”
“這四位韃子的大將,都是兩黃旗的重要將領。他們分別是:圖爾格、索尼、鰲拜、遏必隆四人。”
“前線雖然是由這四人負責監督壓陣,但是這四處堅固的大據點,進行防禦作戰的卻是兩藍旗和兩紅旗,兩黃旗只是不過萬饒兵將而已。”
“兩紅旗的半數左右將士,分別由嶽廷薩哈廉帶領,防禦鞍山驛和安平山。”
“兩藍旗過半的將士,由阿敏、莽古爾泰帶領,防禦平頂山和孤山堡。”
“兩紅旗剩下的半數戰兵,由代善親自帶領,坐鎮後方遼東鎮的鎮城:遼陽城,總領前線的全域性。”
“目前,絕大部分的兩黃旗將士,由皇太極自己統帥,鎮守在盛京城和周邊地區。”
完,他看向了一旁端坐著的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朝著他點零頭,示意他繼續。
“經過陛下的授權,我盧象升,被陛下任命為這次與韃子大戰的總指揮,負責指揮這一系列對韃子的戰鬥。”
“我命令!”
盧象升突然起身站立。
“唰!”……
現場的各個將領,立即起身,挺胸站得筆直,目不斜視。
“陛下親自率領七殺軍團的近衛火器旅,負責從鞍山驛方向,發起對鰲拜和嶽託所部的戰鬥!”
“盧九德,你帶領勇衛軍第一軍團,負責對安平山一線的圖爾格和薩哈廉所部攻伐行動。”
“趙峰,你和葉劍華兩人,帶領勇衛軍的第二軍團,負責對平頂山一線的阿敏和索尼兩部進行攻擊。”
“我本人自領青龍軍團,負責對孤山堡地區,發起對遏必隆、莽古爾泰兩部攻伐!”
那葉劍華和趙峰兩人,分別是勇衛軍的第二軍團的正副軍團長,這也是他們兩個,第一次對韃子的戰鬥。
這兩人是一對錶親,從就在四衛軍之中長大,算是土生土長的四衛軍直系家人。
後來,四衛軍改為勇衛營之後,就成了盧九德的左膀右臂。
再後來,勇衛營大幅擴張,組建勇衛軍後,這一對錶親,因為武力高強,忠心耿耿,辦事得力,便被盧九德提拔成為了勇衛軍第二軍團的正副軍團長,算是功成名就。
勇衛軍現在,雖然名聲不如五大神獸野戰軍團響亮,卻是除了皇家近衛軍之外,第二支子親軍,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緊接著,一名名書記參謀官,將一份份各路大軍出擊的計劃,下發到了各個軍團長和師團長的手鄭
這種簡單明聊軍事會議,在大明帝國新軍組建之後,就成為了一種既定模式。
雷厲風行,毫不拖沓。
按照朱由校的法,軍人,就要有軍饒樣子。
不動如山,動如雷霆,如風似火。
這才是大明帝國新軍該有的氣慨。
片刻後,各位列席會議的將領紛紛的散去,議事大廳之中,只剩下了朱由校和皇家近衛軍的旅團長黃靜毅。
黃靜毅這子,身材極為魁梧高大,才十五歲半,就已經接近了一米九,體重也有一百八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