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是拖下去,等到長媳進門,再打發她們出去,影響又不好。
曉得的不會說什麼,不曉得內情的說不定還要將“善妒”的帽子戴在六格格頭上。
初瑜不願給兒子與沒進門的媳婦留麻煩,便想要早些解決此事。
這算是內宅事,可也不單單是內宅之事。
雍正此舉,固然有施恩曹家之意,可未必沒有其他目的。
曹家上下,對此心知肚明,可偏生還得做出感恩不盡之態,對著十個宮婢看上去也全無提防之意。
李氏向來憐貧惜弱,便留下那犯官女眷三人、還有個看起來最瘦瘦小小一個,其他六個讓曹顒夫婦安排。
剩下六人中,三個年長的入了梧桐苑,補了一等丫鬟的缺;三個年幼的則跟著天佑、恒生、長生院子裡當差,不過因年歲小,只是二等丫鬟的例。
梧桐苑有八個一等丫鬟的缺,這三個補上倒是也並不顯眼,大家便相安無事下來。
其實,哪個有異動,哪個傳遞了訊息,都在曹顒眼中。
只是他並無**不可對人言,便也由著她們去。
不知是她們在宮裡規矩學的好,還是畏懼初瑜的身份,即便有幾個有姿色的,也都本本分分。
她們當差矜矜業業,做事亦勤勤懇懇,並不亞於曹家家生子。
數年下來,她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初瑜自是希望她們能指個好人家,全了主僕一場的情分。
曹顒最不贊成的就是主子指婚那一套,要是姻緣和美還罷,要是夫妻不協的話,心裡豈不是膈應?
“還是問問本人的意思,願意迴歸本家的就出府,樂意留在府裡的再說。”曹顒想了想,道。
即便是內務府人家,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將女兒送入宮的,稍體面的人家都捨不得將女兒送進宮做宮女。
這些經小選入宮的女子,要不就是家境不好,要不就是另有恩怨,曹顒不願插手太多,可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女孩離開曹府後處境不堪。
初瑜笑道:“如此也好,左右也不是頂著急。即便要打發她們嫁人,也得等老太太回來,讓她們給老太太磕了頭再走。”
曹顒點點頭,道:“不好全打發了,那樣太惹眼,還是先可著將到年紀這幾個,小的就先留下。嫁妝什麼的,可以優待些,但別忘了言明是因皇上恩典,剩下幾個小的,還是按照府裡的規矩,到了年歲再說。”
旁人還好,那幾個犯官女眷按制不得除奴籍,生死榮辱都在曹家眾人的一念之間。
初瑜遲疑了一下,道:“林兒她們幾個,倒是任由咱們處置,可畢竟曾是官眷,雖說淪落為奴,可保不齊有平凡之曰,若真的指給府中下人,倒真的是恩義不成反結仇。”
曹顒想了想,道:“當年隨同這十個宮婢賜下的,不是還有六戶包衣嗎?若是那幾個樂意出嫁,就從那幾乎給她們找人家;若是她們不願嫁妝,就打發到莊子裡養花種菜……”
官場上的事,誰也不好說。
要是哪天對方真平反了,卻發現女兒成了曹家家奴之婦,外孫子外孫女成了曹家家生子,那除了怨恨也不會有別的。
曹顒所作的,不過是留有一線餘地而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