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地相看,挑出幾個合適人選,同丈夫好好商議,這也是不短的時間。
最好的計算是,尋到合適的人選,等到媳婦進門,就給天慧定親。
再留上兩年,女兒身子長結實了,再遣嫁……不知是不是曹顒又開始喝藥的緣故,咳症漸漸好轉,到了除夕這曰,幾乎與常人無異。
李氏見狀,直念“阿彌陀佛”,府中過年的氣氛頓時也熱烈起來。
原本因不放心兒子,已經決定取消江寧之行的李氏,又被曹顒說動。
這一年的春節,對曹顒來說,就是眨眼而過。
他在心裡默唸下自己的年紀,虛歲三十五,就要奔不惑。
不知是不是兩世為人的緣故,他只覺得心境已經蒼老,再沒有年輕人的衝勁與活力。
對於不能進兵部的失落,也早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甚至覺得慶幸,因這場大病,使得自己想通透許多。
以往只說無欲則剛,其實只是打著那個旗號而已,心裡未嘗沒有為居人臣之首的想法,否則也就不會盤算著自己如何立功勳,如何入閣。
可那樣的話,累死累活不說,還要常伴君側,戰戰兢兢不敢有半分不小心。
如此,真的是他想要的?
自己所要,不過是隨心與自在。
藉著人在病中的由子,他正好避開新年繁瑣的待客交際,隨手從書房拿了一本書打發時間。
拿的正好是《金剛經》,雖說家中母親與妻子都是信佛的,可曹顒心裡本不以為然。
早年也是曾讀過佛經的,覺得其中許多道理說不通。
現下靜下心來看進去,曹顒總算是明白什麼是“口吐蓮花”。
只要是佛祖想要的,只要是佛祖想說的,就是有道理的,其他“反動派”不是被點化,就是被超度。
偏生佛祖還擺出慈悲嘴臉,誘使眾人吃了虧還覺得自己個兒佔了便宜。
同佛經相比,早年在清涼寺看過的《佞臣傳》、《名臣錄》之類的官場教科書就顯得小兒科。
曹顒終於明白佛教東侵、道教勢微的緣故,無他,只是佛家畫的餅更大。
道家求今世長生,佛家求轉世。
天下哪見不死的活神仙?謊話自然難成真。
下輩子的事無人知曉,假話也就成了真話。
曹顒初是覺得好笑,後來也漸漸有些入迷。
除了《金剛經》,曹顒一口氣又看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等佛家典藏,收穫頗深。
他覺得自己這下才得圓滿,終於擺在自己位置,也曉得自己的欲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