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適婚宗女統一報到宗人府,再從京城與蒙古王公子弟中擇未婚者指婚。
只是因還要經過宗人府,就不是曹顒這面能插手的。
曹顒對永慶說出自己的顧慮,只要宗人府那邊沒問題,曹家這邊自是沒問題。
永慶聞言,鬆了口氣。
六格格今年已經十六歲,若是親事再定不下來,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要撫蒙古。
世人都秉承著“低門娶婦,高門嫁女”的慣例,使得王府的格格也愁嫁。
不過是怕彈壓不住新媳婦,攪得家宅不安。
曹家這邊,卻是不怕的。
即便娶進門一個郡主,初瑜品級相同,卻是高了一輩當婆婆的,也能壓得住。
要是換做往常,兩家既然都透了話,由簡親王福晉進宮,跟皇后請個懿旨便是;可自打年貴妃薨後,皇后的曰子也不好過。
外頭不知道的,都傳誦帝后相合;宗室訊息靈通的,卻曉得不是那回事兒。
不說旁的,連皇后千秋節,皇上都下旨免除百官與外命婦朝賀。
自從卸了宗人府宗令後,雅爾江阿只要在大朝會時才出來排班,輕易也見不到皇上。
雅爾江阿為了女兒,想要親自遞牌子請見。可趕上莊王府太福晉薨,就想著再等兩曰。
不想,到了三月初,榮太妃薨,事情又耽擱下來。
等到四月,雅爾江阿終於在御前提及女兒親事時,天佑已經經過殿試,成為二甲三十七名進士。
到了御前,雅爾江阿再無過去的桀驁,很是恭敬地說了幾句奉承話,才小心翼翼地提及女兒的親事。表達了自己老邁,承蒙皇上體恤,允許歇息調養,感激不盡。因只有一個嫡女,想要留在京城照看的心願,懇請皇上應允,云云。
雍正坐在龍椅上,見到這樣的雅爾江阿,眼神閃了閃。
他並沒有直接應下,而是隨口問了讚了兩句永謙當差還算勤勉之類的話。
雅爾江阿雖有些著急皇上兜圈子,可仍是老實聽後,就跪安退下。
離開養心殿時,雅爾江阿心情有些沉重。
即便他低頭了,女兒的終身大事是否如願,也要看皇上心情如何。不過聽皇上對永謙並無不滿,像是好兆頭。
這兩年,皇上已經除了兩個世子,改封了兩次親王。永謙早已及冠,身為王府嫡長子,當冊封親王世子才是,沒想到皇上倒是古怪,直接給封了個鎮國公。
當時京城還有閒話出來,說那位忒會過,拖著宗室分爵,就是為了省些錢糧;還有說皇上對簡親王府嫡支不滿,有心改封的……雅爾江阿挺直著腰板,覺得自己終是老了,腳步都沉甸甸的。
剛出養心門,就同十七阿哥碰了個正著。
雅阿江阿收住腳步,對著十七阿哥拱了拱手。
十七阿哥見他入宮,頗為意外,忙拱手回禮。
養心門外,有八個侍衛當班,也不是說話的地方,雅爾江阿打了招呼,便往西華門方向出宮去了。
十七阿哥看著雅阿江阿的背影,卻是驚詫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