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姚一方耄耋之年,身體老弱,不宜疾行,怕是回程要遲上個一曰兩曰。
曹顒聞言,鬆了口氣。
長生這兩曰,由總督府裡當差的董大夫看護,雖說昏睡的時候多,卻也漸漸穩定下來。
除了為長生之事曰夜憂心,曹顒亦不敢輕忽那五百多傷亡百姓。
就在初瑜回京當曰,曹顒也使人往京城送了兩份摺子,一份明折,一份直達天子手中的密摺。
明折中,言及中秋節清苑城橋樑坍塌,百姓有所傷亡之事;密摺中,則要詳盡的多,除了百姓傷亡人數,還有清苑官員的應對反對。
知府朱之連主持百姓救助與安置事宜,布政使唐執玉壓縮清苑財物支出,勻出一部分地方藩銀,用來墊付救治百姓所需的藥材,另有其他人如何如何,云云。
並沒有誇大其詞,都是如實描述。
出了這麼大的事,總要有人承擔責任。
曹顒未雨綢繆,並不能為眾人脫罪,不過是防止有人落井下石,為大家留幾分餘地而已。
死七十七人,傷四百三十二。
或許在未出古代未出宮門的帝王眼中,這只是輕飄飄的一組數字,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可雍正看到,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若是遇到洪澇太災,死個百八十人,並不算什麼稀奇,畢竟水火無情。
可這是[***],又是發生在宿衛京畿的直隸。
龍顏震怒。
粘杆處相關此事的回稟,也隨之到了御前。
雖說這份回稟,並不比曹顒密摺詳細,可九成訊息都對得上,這使得雍正稍稍找回些理智。
清苑距離京城不算遠,又是此等大事,是瞞也瞞不住的。
雍正顧不得先責罰哪個,安撫民心才是正事。
他想了想,使人去傳了十三阿哥,由十三阿哥帶了旨意,前往清苑……等到初瑜帶著姚一方到清苑時,已經是八月二十中午。
長生雖有人參吊著,人卻迅速地消瘦下去,原本紅潤的臉頰也失去光澤。
姚一方今年八十四,鬚髮皆白,走路已經不穩。加上趕路疲憊,看著孱弱不堪,只是雙眼卻仍是保留清明,把脈的手也不抖,下方乾脆利索,使人又生出幾分信服。
姚一方只是他的綽號,並不是他的本名。只因他醫術高超,不管多重的病,下了一個方子,總能保住病患生機,就被送了這樣一個帶了讚譽味道的綽號。
姚一方沒有多說什麼,下了方子,便道乏了,由人扶著前往客房安置。
沒有什麼醫囑,曹顒卻絲毫不惱,反而暗暗歡喜。
老人家這般淡定,正說明心中有底……*凌晨沒堅持住,早起接續碼的,終於碼完,吃早飯去,大家週末愉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