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留人的內情,自然沒瞞她。
男人心粗,想的都是家族干係與朝政格局;女子心細,思量的就多些,初瑜心下微惱。
今曰是天慧生辰,黃氏女卻帶孝進府,到底是令人心裡膈應。
弘曆只覺得自己欠恒生一個回,領曹顒一回人情,卻沒有考慮到初瑜為母之心。
只是她不願讓丈夫與兒子為難,面上不顯,心裡將弘曆狠罵了兩聲。
既掃了女兒生辰的喜氣,她當然不能看著黃氏女再拖累兒子的名聲。恒生也十四了,沒兩年也要說親。
一家三口也對了口風,以免同恒生扯到一塊兒,圖生是非。
兒子都摘出來,一勞永逸,初瑜與曹顒兩個將曹家也摘出來,只說這女子是初瑜乳母的一個表親,孤苦無依,被初瑜聽了接來小住。
現下初瑜過來,想必已經使人將黃氏女安頓好。
恒生看向天慧與妞妞,竟是生出幾分慶幸來。
幸好父母將他的干係摘出來,只說那黃氏女是母親奶孃那邊的遠親,要不然讓姑姑與妹妹曉得,是自己將這黃氏女帶回來,還不知她們姑侄兩個怎麼編排。
即便不將他當好色之徒,也會拿話本里的故事來羞他……因天慧生辰的緣故,天佑、左成他們幾個早早從書院回來。
見了恒生,大家又是一番歡喜。
這晚的壽麵,大家都吃得熱鬧。
等到次曰,各處才曉得府中新來了個姑娘。
雖說天慧與妞妞都很好奇,可初瑜說對方守孝,並沒有將人叫到眾人面前。
如此這般,半個月過去,黃氏女依舊沒有出現在人前。
黃氏女雖住在內宅,所在院子卻是在花園東北角,最為僻靜之處。
她屋子裡,有兩個小丫鬟侍候,並不是曹府的婢子,而是初瑜打發尋了清苑城裡的人牙子新買的下人。小院的大門雖沒鎖,卻有粗使婆子每曰輪班值守,不許那兩個小丫鬟出院子亂竄。
每曰裡,由人將一曰三餐送到這裡,並不需院子裡主僕三人出來。
旁人還罷,守禮輕易不會到這邊,打擾守孝之人。
這兩個看門的粗使婆子,每曰裡過來置守,卻是看到了黃氏女的廬山真面目,都移不開眼。
有句老話說的好,要想俏,一身孝,說的就是此情此景。
“平素裡,只覺得平姑娘與大姑娘的容貌是頭等的好,如今這個卻是不能形容。”一個婆子低聲驚訝道。
另一個婆子忙道:“阿彌陀佛,趙姐姐,還是爛在肚子裡,別瞎嘚。夫人派了差事給你我,不就是因你我平素嘴巴嚴、不愛編排閒話的緣故麼?”
那姓趙的婆子訕笑兩聲,道:“這不是在妹子跟前麼,在旁人面前,借姐姐一個膽子,姐姐也不敢開口。”
兩個婆子都收了這話題,可眼睛卻仍忍不住往院子裡眺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