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鄭重,傳的是什麼旨意?
他從京城回來還不到十天,實想不通這十天會有什麼未知的變動。
雖說疑惑,卻是不好耽擱,他上了馬,帶著眾人回府。
因要見欽差,他先回內宅換了官服,而後才去客廳見兩位欽差。在這之前,則是吩咐張義開大堂,擺香案。
官署裡接聖旨,要在大堂才顯恭敬。
不想,見了曹顒,那年輕內侍沒有開啟聖旨,而是傳了雍正口諭,命曹顒為頒旨欽差,前往保定知府官衙的頒旨,保定府知府朱之璉封為一等侯,以承明太祖祀事。
曹顒聽說聖旨內容,直覺得荒誕。
朱太祖諸子中,封藩者十二人,朱氏後裔遍及各地,取那支承祭祀之事不好,偏取了入了鑲白旗包衣的代王旁支。
還好,這旨意的下半拉是將代王這支子弟,從鑲白旗包衣抬為正白旗漢軍,算是讓這支脫離了天子家奴的身份。
直到再次走進知府衙門,曹顒才緩過神來。
封侯便封侯,令人慶幸的是,皇上還算清明,知道朱之璉是好官,沒有讓他回京去守祭,而是命他從子孫中擇一人送回京城,以備春秋之祭。
不知曹顒意外,就在朱之璉帶人開中門迎欽差時,神情也有些恍然。
等曹顒宣完旨,朱之璉才鬆了口氣。
劉川伶俐,聽曹顒介紹隨行內官與禮部主事,就預備了兩個銀封。也不知兩人滿意與否,總之面上是過得去了。
那內官沒有多話,只那主事在曹顒說完話後,交代了一句。那就是讓朱之璉速速擇定一個兒子回京,省得耽擱了春祭。
京中已經賜下侯府,由禮部使人打理,只等朱侯子弟回京,便能入住。
瞧著那架勢,恨不得立時便要從朱家帶個人走。
朱之璉並不是狷介之人,臉上已經褪去沉重,只剩下封侯的歡喜,看不出半點異色,道:“今曰天色已晚,想來兩位大人也不好動身返京。不知兩位大人預備何時啟程?下官打算讓長子與兩位大人同行,還要請兩位大人多多看護。”
那主事看了看那內官,見他不說話,便道:“今晚怕是要叨擾曹大人,明早回京。”
隨行侍衛留在總督府,這兩人也就跟著曹顒,回總督府安置。
次曰一早,辰初時分,朱之璉便帶了長子朱震來了總督府。
朱震二十五、六歲年紀,眉清目秀,對答之間,也顯得溫順恭良。
因時間倉促,朱震先隨著眾人回京,他的妻兒,則在年後再回京。
內侍與禮官是奉旨帶承祭之人回京,家眷如何,哪裡放在心上。
知府衙門的紅封雖單薄了些,總督府這邊,也給他們預備了一份“茶錢”,眾人很是心滿意足地回京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