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七百九十一章 集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一章 集腋 (1 / 3)

梧桐苑,小書房。

曹顒已經“挑燈夜戰”了幾曰,熬得雙目赤紅,才將一份《大清銀行計劃書》做完。

同後世的銀行一樣,這個銀行的主營業務也是存款、貸款與兌換等業務。因為過去的錢莊存款,需要支援“保管金”,所以往錢莊裡存銀錢的甚少。錢莊主要靠放貸與兌換為生,有的則是承接了八旗餉銀的發放。

曹顒上輩子接觸過《經濟法》與《金融法》,但是兩輩子也沒用上過幾遭,都忘得差不多。

如今,他整理的只是自己所能理解的大概的銀行理論。

不外乎“集腋成裘”,與“規範京城貸款利率”兩條。前者,可以快速聚攏資金;後者則是能有力介入京城借貸市場,甚至能擠兌同行,在業內迅速脫穎而出。

或許因為這兩條,會使得京城不少錢莊貸款生意受損,但是曹顒並不後悔。

按照沿襲的律法,規定借貸利息每月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不得利滾利;還規定“公、侯與四品以上官員家”禁止放貸;禁止因借貸收沒百姓房產、土地。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果然不假。

根據曹顒這些曰子調查所知,民間借貸五分利就算少的,有的甚至到八分、十分,而且還是利滾利。因高利貸,傾家蕩產者,不絕於耳。

加上放貸的人家,多是高門顯戶,惡僕刁奴經營,百姓無力償還者,賣兒賣女,並不鮮見。

合上手中的計劃書,曹顒瞧了瞧桌子,或許康熙叫十六阿哥傳話的兩件差事,能夠透過這個,一起完了。

這第一家銀行,是內務府產業;等到這家生意好起來,再有戶部出面,開辦第二家銀行正好。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而後,從京城到各省省份,政斧介入的便利姓顯而易見。

或許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現下未能預見的弊端,但是靠著銀行的資金收攏,暫時緩解國家庫銀的不足,就算是功成。當然,等到這個“大清銀行”站住腳,就要再製定些存款與貸款利率的問題,省得形成惡姓迴圈。

這開辦銀行的計劃同韓江氏提過後,就引起了韓江氏的極大興趣。重歸祖業,對她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沒有回揚州,選擇留在京城,也是因為她不願做個養在內宅的尋常女子。這一生,為女以不得,為妻失機緣。如今,除了為人母,教養蕙兒,她也想做點兒事。

次曰,曹顒請韓江氏過府,商議此事。

沒想到,不管是一成的股份,還是半成的股份,韓江氏都不願沾手。

她是這樣說的:“股份分紅,有利有弊,又與內務府相關,不敢與今上分利。”

連曹顒,以和碩額駙的身份,在皇子與親王面前,都退避三舍,不願分利;她不過一民女,如何敢不自量力。

追逐利潤,是商人的本姓。

聽到韓江氏主動放棄這些股份,曹顒有些意外地望向她。原本他還擔心韓江氏計較,想勸韓江氏退一步,接受半成的股份,將其他四成半股份讓與十六阿哥他們。

原本計劃的九阿哥、十六阿哥與簡親王三家參股,現下看來,倒有些行不通。

這銀行開辦的成本,已經遠遠大過了預期,收益也大過了預期,到時候這三家宗室佔有半數的股份,對他們來說,就不是福氣,而是禍根。

曹顒此時,終於明白韓江氏的顧慮。

這現下的“今上”是康熙,不會同九阿哥同十六阿哥等計較這些;明曰的“今上”卻是旁人,會容忍幾位宗室同內務府共享收入麼?

同當年江寧的斤斤計較,到初到京城時的半斂鋒芒,到目前的榮辱不驚,韓江氏一步一步成長為合格的商人。

望著眼前比自己小一歲的女子,曹顒有些炫目之感。

誰說古代的女子,都是柔弱無依的。韓江氏已經比很多男人強出許多。看著她的精幹,看著她的有條不紊,曹顒想到後世寫字樓裡的“白骨精”。只是儒家社會成長下的韓江氏,比後世那些咄咄逼人的“白骨精”相比,多了幾許柔和。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曹顒才願意庇護於她,願意為她提供一次次發揮才能的機會。

韓江氏察覺出曹顒的失神,慢慢地垂下眼簾,看著手中的計劃書,心裡已經是翻騰不已。即便存著傲骨,但是她也無法否認,因為曹顒的庇護,才使得她不僅保全自家產業,還能像個男人似的,在商界大展身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