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聽了不解,疑惑地瞅了瞅李氏。
李氏道:“庫房有不少金銀器,都是用不上的,想著叫人一道運到京中去,老爺不是上次提顒兒置辦祭田麼,也沒有老讓兒子開銷的道理。”
見伯父伯母說話,曹頫上前去,將天佑接過來,抱到炕梢玩兒去了。
曹寅聽了李氏的話,點點頭,道:“嗯,這邊的東西,是要規整規整了。我已經寫了請辭摺子,若得萬歲爺恩典,許是到年底就能回京養老了!”
李氏還當自己聽差了,怔怔地說不出話。
曹頫在旁,已經露出幾分歡喜來,道:“大伯,咱們要進京了?”
曹寅慈愛地點點頭,道:“是啊,你也想你母親哥哥了吧?”
曹頫道:“想了,不過侄兒也曉得伯孃惦記大哥大嫂。這樣一來,往後伯孃就不用老抹眼淚了!”
李氏這才省過身來,眼圈已經紅了,卻不好意思在孩子們面前掉眼淚。她哆嗦哆嗦嘴唇,道:“老爺。這是真的,咱們真要進京了?”
曹寅向北抱了抱拳,道:“這個,還要靠萬歲爺恩典。只是我去意已絕,在摺子裡也三番兩次懇請。萬歲爺最是仁心,想來定會開恩的。”
李氏歡喜不盡,眼淚也止不住流下來,道:“若是如此,實乃大善。能到兒子、媳婦跟前,安生哄兩年孫女,這後半輩子也就不多求了!”
天佑坐在炕沿上,看著長輩們都這般高興,仰著小腦袋瓜問道:“進京,就是往父親大人身邊去麼?是不是好多好多好吃的?”
這孩子話,聽得曹寅同李氏都哭笑不得。
曹頫摸了摸天佑的小腦袋,道:“枉費大哥大嫂那麼惦記你,月月使人來,你卻只記得吃的。”
天佑一把拉了曹頫的手,央求道:“五叔,咱們拉大據!”
曹頫被纏得沒法子,只好坐在炕邊,側著身子,同天佑手拉手,陪他玩。
“拉大鋸,扯大鋸。跑大馬,唱大戲。
請閨女,敬女婿,親家婆子住兩曰。
人家的閨女全來到,我家的閨女還沒來……”
李氏一邊侍候曹寅更衣,一邊使人擺飯,說道:“這住得京中好是好,往後想要探望母親卻是不便宜了。算算曰子,鼎兒在京城收的那房妾室留下的閨女該出滿月了,上次來信說是母親照看著。雖說老人家稀罕孩子,到底是上了歲數,待孩子多不易,也怕她老人家累著,真是讓人不放心……”
*蘇州,織造府,內宅。
高氏坐在炕上,嘴裡哼著搖籃曲,輕輕地悠著搖籃,看著襁褓中的嬰孩,滿臉慈愛之色。
待看到嬰孩閉了眼睛,漸漸睡去,高氏才止了聲響,喚**同婆子將搖籃抬到暖閣去。
如今,李煦之妻病故,文氏老太君又上了年歲,內宅由李鼐之妻孫氏打理。孫氏雖說賢惠,家務上只是平平,這大的府邸,管起來就有些吃力。
況且,她是做媳婦的,內宅雖說沒了婆婆,卻有太婆婆同李煦的眾多妾室在。有些時候,她這做晚輩的也不好說話。因此,她便央求了高太君幫襯著。
高太君上了年歲,本就稀罕孩子,對於侄孫李鼎留下的這個遺腹女更是百般憐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