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歡迎看盜版的友友,來正版支援!妲己跟你說聲謝謝,哈哈!
***********
帝辛很是焦慮,剛剛過兩年好日子就烽煙又起,讓他很急躁。每個帝王都想國泰民安,帝辛也不例外。
見眾位大臣都到了,帝辛反倒沉穩下來,“諸位想必都知道了,此次鬼方人南侵,規模之大,人數之眾都史無前例。大家都是殷商社稷的柱國之臣,都說說吧!”
比干皺皺眉,“大王,此次入侵的鬼方人是哪一族,哪一部,酋長是誰,可有詳細訊息?”
帝辛站了起來,“王叔,據郝城傳過來的訊息稱,此次入侵的鬼方人祖居北方苦寒之地,後遷於陰山。後來分裂為狼山部和烏拉部。
四年前,狼山部酋長拖曼與烏拉部酋長伊止邪聯姻,做了兒女親家。勢力也越來越大,先後吞併了十幾個小部落,此次舉兵南侵,有兵力七萬之眾,對外詐稱十萬。
南渡黃河後,集結於雁門,橫掃周邊四十餘個村寨。年初鬼方軍長距直入兵圍郝城(今山西太原),所以,朝歌沒有得到一絲訊息。二月初四攻陷郝城,郝城駐軍全軍覆沒。”
比干聽罷,低頭不語。
箕子捻著鬍鬚說道:“鬼方人入侵國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是搶了就跑。這次攻下郝城,看來就不是小打小鬧了。
郝城乃北方重鎮,朝歌的北大門,如果被鬼方人長期盤踞,勢必威脅中原,社稷安危懸於一線。”
比干點頭稱是,“太師之言甚是,郝城不能丟。必須迎頭痛擊,收服郝城,才能保我中原長治久安。”眾人紛紛說道:“對,大王,傳召各方諸侯,出兵伐鬼方!傳旨吧!”
對於收服郝城,文武百官意見出奇的一致。殷商時期的華夏民族都是充滿血性的,堅信面對強敵,只有以暴制暴,才能打出個清平世界。
這種民族的勇敢精神一直傳承到大唐,直到大唐沒落,有宋開始,這個古老的民族才被趙氏把狼養成了羊,今天求和,明天割地,一直持續到晚晴。
雖然,討飯皇帝朱元璋締造的大明算是雄起了一把,但也好景不長,只牛了二百六十多年。微子啟的後人建立的養羊理念,讓華夏民族的子孫嚐盡了辛酸苦辣。
帝辛見群情激奮,很恨地說道:“本王立刻傳召,待兵馬聚齊,本王要御駕親征!”
箕子急忙攔道:“大王不可,國事不可一日無主,怎麼能御駕親征呢?郝城候有掌兵之能,又有剿滅鬼方人的先例,子期領兵最合適不過!”
叔齊也奏道:“子期領兵即可,大王只要坐鎮朝歌,靜候郝城候捷報就是。”
費仲忙說道:“大王,臣願為郝城候督糧臺做後援,盡微薄守土職責!”
帝辛見群臣都反對親征,有些失望。悶頭坐下,沉思不語。
子期心中惴惴不安,要說帶個萬八千人攻營拔寨,他還真不當回事,就當街頭玩命打個群架罷了。這回可是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自己又不是韓信。
但是群臣把他架起來了,要是不表態,面子上也真說不過去。只好硬著頭皮說道:“大王,郝城是臣弟的封地,王弟帶兵也算名正言順,大王就下旨吧!”
“好吧,那就辛苦子期了,大家回府準備吧,我馬上傳召各方諸侯。”
子期出了王城並沒有回府,而是去了禁衛營。大戰在即,對屬下各部不能瞭如指掌可不行。黎郊黎弘兄弟倆這兩年一直在禁衛營和御衛營做教官,摸爬滾打這麼久,雖無官職,但在軍中有很好的威望,就是身為多馬的惡來,都敬他兄弟二人幾分。
可以說,禁衛營和御衛營有了今日的起色,黎氏兄弟功不可沒,花費了大量的心血。而子期不過就是動動嘴,做一些綱領性指導意見和訓練方法而已。
兄弟倆把營中各部統領的能力、習慣和脾性都給子期一一詳細地介紹了一番,子期用竹簡一一記下。如今,禁衛營有五千兵馬,御衛營有一萬五千兵馬,加上自己的一千一百多私兵改造成的飛虎軍,滿打滿算才兩萬一千人。
子期估計這些人,帝辛肯定不會都讓出徵,王城還需要拱衛,能出征的有一萬人就不錯了,這些人經過兩年的錘鍊,可以說是主力中的主力,三個人精益求精,把精銳重新調配整合到一起。這次是個硬仗,子期絲毫不敢馬虎。
一直忙到天黑,子期才回府。來到後園,子期覺得應該跟商青君交代一下,這麼大的事,想瞞是瞞不住的。
兩年前商容辭官後,商青君就被接到了侯府,她是個喜歡幽靜的人,沒跟大家住在一起。把一間雅緻的花房修繕後住了進去。
正巧萊兒正在陪青君說話,這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居然很親近,一個活潑好動,一個端莊優雅。也許青君更像一個大姊姊,讓萊兒有依賴感。
倆人見他回來得這樣晚,而且滿懷心事的樣子。都不在說笑,萊兒難得乖巧了一次,見他在席上坐下,給他倒了一盞茶。
子期這才覺得早已口乾舌燥,飢腸轆轆。一口氣把水喝個精光,“青兒,你這有吃的沒?我餓了!”
商青君又給他倒了滿滿一陶皿的水,“只有些粟米蒸糕和鹽滷的核桃仁,要不讓廚房再做些菜來吧!”
子期又拿起水一口氣就喝光了,“不必,這麼晚就別叨擾他們了。”
萊兒白了他一眼,“你連下人都惦記,就是不拿自己當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