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生國抓起匕首,朝自己的脖頸上狠狠下刀的時候,心中沒有留手的想法。
成王敗寇,這本沒什麼好說的。
為了寶貝女兒能活下去,為了替年少輕狂還債,張生國有必死之心。
整個局,在張生國眼中,充滿了粗糙感。
偏偏,這種粗糙感讓一切顯得更加真實。
以張生國的敏銳,如果被人特意設計,恐怕在一開始,就能聞到不對勁的味道。
只有這種,看似毫無聯絡,等到自己入局,才開始拼湊整個計劃的方式,有成功的可能性。
至於為何會這樣想,張生國有最基本的理由。
到了一定層面,鬥爭的目的,從來就不是以獲取對手性命為目標。
這麼說吧,實際上,所謂的江湖恩怨,只有在底層的時候,競爭才會帶著濃重的血腥味。
達到一定層次之後,爭鬥的方式和結果,往往會更加問明。
老祖宗早已言明瞭,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這話,要看怎麼去理解。
往往看似粗鄙的話裡,總是蘊含著大道理。
當然,也可以換成另外一種高深莫測的說法,倉稟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看似是替為富不仁者狡辯,實則有大智慧在其中。
因為在所謂的江湖鬥爭中,底層的競爭,往往是你死我活,失敗者想要全身而退,很難。
而達到一定層次之後,則變的不同。
上層的競爭,輸家一般啥也不說,轉頭就走。
勝者也不會過多糾纏,為何?
因為上層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資源,沒有時間和精力玩什麼你死我活。
說白了,就是利益和成本的比例問題。
當然,當這種爭鬥的層次再次上升,比如上升到古代的皇位之爭,那也是不死不休,究其原因,還是這麼做的利益遠超成本。
在某個特定的層面上,直接要人性命,並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準則。
張生國非常巧,正處在這個層面中。
如果,今天被黑澤家設計的人是張生國的左膀右臂,那麼沒說的,肯定是殺招,要命那種。
原因很簡單,弄死一個得力下屬,針對的是張生國,並非下屬本人。
而張生國這樣的人,身陷局中,正確的做法並非是要他的命。
單單神豪老爹的名字,就比他本人的性命值錢的多。
能做的事情很多,不管是誰在背後謀劃了這一切,張生國相信,只要對方站出來,他能獲取的利益,遠超自己這條小命。
可偏偏的,局並非早就設計好的,只是意外的產物。
粗糙感證明了這一點,對方沒有準備好後續手段,也沒有規劃好應該從自己這裡得到什麼,只能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手段結束這一切。
弄死自己。
然後在慢慢尋找機會,逐步和張氏商業帝國進行爭鬥。
缺少了自己,張氏必然會有一個動盪期,機會自然也會慢慢出現。
正是因為在一瞬間,神豪老爹想明白了這一切,才會出手果決,沒留一點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