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星晚急匆匆趕回公司,是因為出事了。
雨晴傳媒交到駱星晚手中之後,她一直想要開拓新的市場,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化妝品公司和服裝設計公司,是她眼下整合資源中的重中之重。
但是,維持公司運轉,保證公司收益的,卻依然是熟悉的廣告業務。
剛剛副總裁劉雯鈺打來電話,一份來自電視臺的大單子,突然被人搶了。
這份單子,是一份常年存在的穩定合作,偏向於公共專案,資金數額很大,是雨晴傳媒立足行業的穩定支撐之一。
比喻的話,就相當於人的一條大腿。
這種公司根基性質的合作,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存在。
作為乙方,雨晴傳媒和甲方合作的十分順利,不管是對接還是後期打款,全都不存在問題。
就是這麼一個長期穩定的優質客戶,卻在今年簽約之前,突然改變了主意。
在續約之前,整個雨晴傳媒,沒有得到一絲風聲。
這麼重要的大客戶,負責市場的副總裁劉雯鈺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
多方打探未果,卻得到了甲方火速和其他公司簽約的訊息。
這就耐人尋味了。
因為在這塊業務,整個濱海來說,雨晴傳媒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無論是雨晴傳媒的專業性,還是給出的價格,都具有相當強悍的競爭力,其他公司,很難和他們相提並論。
當駱星晚趕回公司時,訊息也打聽出來了。
搶走這筆大單的公司,是龍騰傳媒。
駱二哥,出手了。
作為對前段時間連番失利的報復,駱二哥出手的程度相當狠辣,直接以虧本的價格籤走了這份單子。
作為一個成熟的商業人士,駱星晚明白,事實可能遠比大家看到的情況複雜。
畢竟,這份大單的甲方並非唯利是圖的小公司,而是對穩定最為看重的電視臺。
單單是價格方面的優勢,不會讓他們做出更換合作方的決定。
還是小看了駱二哥的人脈。
本以為,公司裡幾個維持許多年的大客戶,並非駱嘉和掌權時談下來的合作關係,即便他透過馬大偉能對那些客戶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也絕對無法左右對方的選擇。
所以,駱星晚多少有點大意了。
誰知道,正是這小小的大意,就被駱二哥抓住機會,生生拆掉了雨晴傳媒的一條大腿。
訊息明朗,得到披露,公司的管理層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財務方面,已經開始預計今年的財報會有明顯的下滑。
影響很大,雨晴傳媒的困境,悄然而至。
和前幾次不同,駱二哥這次沒有耍小手段,也沒有用盤外招,直接從資金源頭下手,生生扼住了雨晴傳媒的喉嚨。
前段時間,駱二哥盤外招頻出,甚至指向性的針對駱星晚個人,這其中有輕視,也有多年的積怨。
駱星晚抱著見招拆招的態度,反應並不算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