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手鐲是高家的祖傳之寶?
如此說來的話,高第是高家的先祖?
“……”
楚昂倍感意外,怪不得高晉陽捨得出價5000萬,原來這背後還有這些彎彎道道呢!
趙成晉喉嚨一哽,嘴唇微張,試探性的問道,“楚先生,您手中的玉鐲是不是就是古書中的龍鳳呈祥手鐲?”
“應該吧…”楚昂模稜兩可的回一句。
說完,楚昂又把手鐲遞給了柳韻。
柳韻小心謹慎的接過手中,生怕手鐲磕著碰著,早知道此物這般珍貴,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收下的。
當初,楚昂母親再三表示此物就一普通手鐲,楚家家世平平,柳韻也沒多想,誰料想此物竟是清皇室特賜的玉鐲。
另外一位舊宮博物館的教授繼續翻書,“後面有講吳三桂的…不過大多跟史書上記載的差不多…”
“嗯…”楚昂也是點了點頭。
吳三桂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前半生駐紮山海關,帶兵抗清,後半生又帶兵反清,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其評價都不是很高,比三姓家奴的呂布強不了多少。
“此地…”楚昂用犀利的目光掃視衣冠冢的每一個角落,他總感覺這裡還藏著一個大秘密。
朱之瑜,吳三桂,高第,崇禎!
這幾人可都是響噹噹的明末大人物,幾百年前,這些人的所作所為無一不影響了華夏曆史。
“……”
楚昂目光飄忽,重新把視線放在了那枚破財的寶璽上面,自語道。“或許秘密就在這帝王之璽上面…”
一邊說著,楚昂再次端詳起了寶璽。
“損壞的太嚴重了…楚先生能認清上面是什麼字嗎?”趙成晉低聲道。
楚昂指尖從寶璽底部劃過,寶璽的的刻工之精絕,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稍頃,楚昂輕喃道,“小篆…”
“小篆?”趙成晉雖驚訝,可卻也沒反駁,仍舊一臉期待的看著楚昂。
自秦一統天下後,命李斯參考先秦諸國文字建立小篆。
小纂可以說是秦朝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的字型優美,兩千年來被無數書法家所崇拜。
又因小篆的筆畫複雜,形式特異,古樸神秘,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更能防偽,因此在印章印璽上,這是最佳的防偽字型。
有時官方或者民間,亦或是大家,都採用的是小篆字型。
而在趙成晉的印象中,明清兩代的玉璽,明二十四寶璽,清二十五寶璽,都是小篆。
“……”
楚昂右手不知不覺的在印面四個字上輕輕的撫摸,順著僅剩的一些殘留字型輪廓輕輕遊走,雙目眼睛微閉,用心去感受纂刻大家的刀工和心得。
“永…永昌…”
不知過了多久,楚昂猛地睜開了眼睛,沉聲道,“我只辨出了永昌二字…”
眾人心驚楚昂的能力,不過趙成晉倒是見多不怪,直接開始在腦海中翻找“永昌”二字的記憶。
瞧眾人一臉思索之色,楚昂笑道,“以歷史上永昌為年號的皇帝只有三個,東晉元帝司馬睿,唐睿宗李旦永昌,另一個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