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特徵跟史書描寫完全相符,難道此物是真品?”
“消失了千年的傳國玉璽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出現了?我還是有點不太相信…”
“有貓膩…絕對有貓膩!”
有人還是不相信這是傳國玉璽,但是一時間也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面面相覷,僵在了當場。
“不是有火燒的痕跡嗎?史書也記載,後唐末代皇帝李從珂攜帶傳國玉璽自焚而亡,這玉璽儲存的也忒好了!”不知是誰言語了一聲。
這時,在華夏古玩界名聲頗大的馬先生:“傳國玉璽的材質是玉石,玉石的主要物理成分是二氧化矽,這種物質的熔點在1650度,玄武樓的大火尚且沒有燒焚燬李從珂的骨骸,更不能熔化熔點很高的傳國玉璽,儲存如此之好倒也正常…”
聞言,不少人茅塞頓開,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趙成晉,“不論是從外形,還是篆體,金鑲玉,還有褚遂良筆記作證…”
趙成晉可是知道的,以現在的目光來評判褚遂良的話,此人可是位妥妥的鑑寶大師。
史書記載,唐太宗世民曾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宮外獻寶絡繹不絕,其中真假難辨,而褚遂良能鑑別出王羲之書法的真偽,使得沒有人再敢將贗品邀功。
“難道是真品?”
眾人已經是將眼力鑑定的所有手段都用盡了,但仍沒看出任何作假的苗頭,不少人面露難色。
其中一位灣島的古董專家糾結良久,嘆道:“茲事體大,還是上儀器吧!”
“……”
聽到這話,人群中的不少古董專家臉色唏噓,極為複雜。
玩古董的,一般是不會用上儀器斷真斷假,全憑一雙眼睛,且瞧不起用科學儀器的。
甚至其中不少高手都認為用用科學儀器鑑寶,這是對自己的侮辱。
因為不僅對自己古玩知識底蘊的懷疑,更是對自己鑑定水平的貶低。
可是眼前的傳國玉璽非同一般,誰也沒見過,且又僅能從史書古籍中找尋資料。
此刻,哪怕他們心裡再不情願,可也不得不承認,科學儀器要比人類的眼力還要準確。
在邦瀚斯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眾人開始對傳國玉璽熱光稀檢測。
熱釋光檢測與碳十四檢測,這兩種是被全世界認可的古董檢測方法。
其原理是古董在成型後會隨時間的增加不斷吸收積累輻射能量,而透過檢測古董內部的輻射能量就可以判斷古董與現代相距多久。
不多會兒,一位古董專家睜大了眼睛,“資料顯示,這枚玉璽的確是秦漢時期的寶貝!”
“什麼!”
眾人再度譁然,頓時不淡定了起來。
“外形符合、八字元合,金鑲玉,天命石氏,褚遂良的記載,就連透過科學儀器檢測出來的一切資料都相符……竟然是真的!”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啊!”
“完全一模一樣,這就是真的!”
“換做說法,即便是假的,可做到這種程度,也可以當做真品了…”
眾人議論紛紛。
“哈哈哈…”
忽然,拍賣員的聲音再次穿啦,“大家…都鑑定完了吧?”
“大家都沒有疑惑了吧…”
“說實話,不瞞大家,我剛剛獲得這個訊息時,也是極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