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小兄弟,我有一孫女,要不你們見一面?”
“哇,老田,你也太不要臉了…”
“這不挺喜歡這年輕人的嘛,單老的眼光看人比看古董準,他既然能讓小夥子加入我們,這說明他人不錯…小夥子,我孫女可是膚白嫩美大長腿…”
楚昂:“呃…改天吧,改天吧!”
“直播間的兄弟們,我羨慕主播啊!”
“估計這些人還不知道主播的10身價!”
“對了,老胎接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不用主播回答了,我來吧。在所謂‘老胎接新底’,就是用古代瓷器的殘缺部分作為主體,下面則是真正的胎底,你可以理解為瓷器裡的半真半假,就好比大雅齋苑裡面的那件令“半張李”打眼的字畫一樣,不過瓷器界的半真半假要比字畫精細多了,因為字畫精細,不易操作,而瓷器比較粗糙,只需要在交接處加上精心調配的釉藥掩飾,破綻往往小到以毫米論,足夠騙過絕大多數人…”
“嗖嘎,原來如此!”
“四件瓷器都是假的,可惜了!”
不止直播間的眾人可惜,就連大倉庫內的眾多學者也是一臉惋惜,沒想到四件瓷器竟然都不是天啟青花瓶。
“好了…”
似乎看出了眾人的遺憾,單老勸勉了幾句,隨後眾人鼓足幹勁,再次投入到了古董甄別的工作中。
不過,這一次有了楚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不少。
“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點狀或大片火石紅斑。這種火石紅斑,自元代開始出現,經明代,延續到清代乾隆以後才完全消失,這件瓷器不可能是真的!”
“這件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傳,精品!”
“永樂瓷器的造型清芳、圓潤、靈巧。因為永樂時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膩而著稱,這件摸著跟沙粒一樣,高仿!”
“這件太假了,永樂時開始書寫帝王年號款,均為四字篆書!”
“磯紅彩始於宣德,瓷釉為宣德創新品種之一,仿哥釉也是從宣德時開始的,黃釉是宣德時燒製成功的,青金蘭釉又稱“雪花蘭”或“灑蘭”,為宣德時JDZ能工巧匠又一傑作,這件真的…”
舊宮博物館內的瓷器甄別需要經過多道程式,某件古董為何是真的,特點在哪,何人稽核,登記時間,都需要登記在冊。
不僅如此,除了楚昂頭審外,還需要再經過兩三道程式再次確認!
只是當舊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去檢驗楚昂稽核過的瓷器時,發現竟是0失誤。
0失誤?
這是什麼效率?
自從舊宮博物館建成後,它就從未有人有如此輝煌的成績。
“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靜的色調行於天下。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表現的最為突出。青花色調濃重者,相近於宣德晚期,並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並存,這件是真的!”
“款識雖沿用舊制,但字型趨於清秀,筆劃纖細柔和。以楷書為主,字型小而規整。有四字或六字兩行豎寫款。真品!”
“這件瓷器中圖案紋飾中,多有表現回教、道教色彩的裝飾。青花器的繪畫,除沿用一筆勾勒點劃外,兼用雙線勾勒、填色平塗法。民窯器物,大多粗率豪放,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