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平即將離開刺客基金,雖然知道不算壞事,但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離開,齊政的心情還是頗為複雜。
開啟電腦隨便瀏覽新聞,突然看到了一篇財經的報道:《田華礦業海外投資損失慘重,股東反戈一擊,大廈將塌!?》。
田華礦業,田華礦業……
齊政琢磨著這名字怎麼就這麼耳熟呢?
仔細想了想,他從椅子上跳起來,田華礦業不就是田父的企業嗎?
之前自己的身份曝光後,自己與田雨唯的戀情終被田父田母默許,幾人還一起吃過飯,齊政記得,田父就是田華礦業的董事長。
怎麼回事?
雖然因為嘉穀與田華礦業沒有什麼業務上的關聯,齊政對其關注不多,田雨唯在兩人平時的相處中也沒有多說家裡的公司,但齊政印象中,前世田華礦業可沒有出現過什麼傷筋動骨的挫折,並最終成長為一家礦業巨頭。
大廈將傾?是哪裡發生了改變?還是說,前世也有這麼一遭,但是其順利度過了難關?
齊政不知道。
他打了個電話給田雨唯,“小唯,你看到關於田華礦業的新聞了嗎,上面的報道……是個什麼情況?”
田雨唯的情緒聽得出低落,不過還是回應道,“嗯,我和家裡透過電話了,我媽說沒什麼問題,不用聽報道上胡謅的那些事……不過,我打算回家一趟。”
齊政安慰了一番,掛了電話後,想了想,叫來了戰略部的丁顯。
……
另一邊,田雨唯咬咬唇,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擔憂。
母親是告訴自己家裡沒什麼大事,都是小事,媒體那邊就喜歡誇大其實,不用盡信。
但是報道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她又怎麼可能忽略?雖然她學的不是商業方面相關的專業,從蛛絲馬跡上分辨不出所報道的內容是否故作玄虛,但她清楚編造不可能描述得這麼言辭鑿實。
田父是晉省人,以煤炭事業起家。
晉省40%左右的土地下賦存著“黑金”煤炭。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迅猛發展,工業能源嚴重短缺,五湖四海都張著嘴巴向晉省要煤,嗷嗷待哺。於是晉省遍地開花,幾千座煤礦星羅棋佈於三晉大地,由此引起了全國如火如荼的“淘金熱”。
田父在煤炭企業打工十年,教過書,當過記者,下海後依靠煤炭貿易起家,並引入資本,收購了幾個煤礦,隨著逐漸壯大,田華礦業也走出了晉省,經營範圍擴充套件到金屬礦產,礦場遍及豫省和蒙省。
豐富的礦藏締造了一批因礦而興的城市,也出現了一批“家裡有礦”的富豪。田父就是其中一員。
但田父為人低調,也不謀求田華礦業的上市,因此哪怕身家足以躋身福布斯富豪榜,外界對其也知之甚少。
別看自2002年來,煤價開始抬頭,步入了煤炭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人們也對煤老闆一夜暴富的故事司空見慣,“煤老闆一擲千金”之類的新聞頻繁見諸報端。
但老實說,晉省煤老闆只是極個別的晉省人,富甲一方者畢竟是少數;而為富不仁,吃喝嫖賭,離婚養情人,甚至無惡不作者更是少而又少。
媒體上那些把飛機豪車樓房當積木玩具買的新聞事件,絕大多數是以一當十,甚至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就田雨唯所認識的知道的晉省煤老闆,就像田父,多是好人,不僅解決地方的就業和稅收問題,還積極地做地方的慈善事業和傳統文化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