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視一眼,上岸後找人詢問,說是大夥都趕回漁村了。
是什麼事讓大夥這麼緊張?
他們更好奇了,匆匆處理完漁獲後,帶人趕回了在漁港邊上的漁村。
進入漁村後就熱鬧多了,只見三兩成群的漁民和村民,圍著在討論什麼。
面對他們的詢問,一位賣了船上岸的船老大略顯迷茫道:“你絕對想不到,嘉穀你知道吧,他們派人過來考察組建漁業專業合作社的可能……”
劉大偉大吃一驚,第一個念頭就是,是我知道的那個嘉穀吧。
緊接著就是第二個念頭,合作社?嘉穀是要將合作社鋪到海上來了?
雖然對於經常出海之人來說,很多社會訊息可能不太靈通。
但嘉穀的名頭,即使是漁民,沒聽說過的也少之又少。
對方果然道:“嗯,就是你聽說的那個嘉穀。聽他們考察的人說,是要將我們這些漁民組織起來,在渤海大建漁場……”
“叔,人家那是建海洋牧場?”旁邊一位年輕漁民插嘴道。
“嗨,甭管叫漁場還是牧場,不都是那麼一回事嗎?”船老大擺擺手,頓了一下,疑惑道:“不過,我聽說嘉穀這家公司,不是種田養豬的嗎?什麼搞上漁場了?大偉你清楚不?”
清楚不?
他太清楚了!
甚至於不用旁邊嘟嘟囔囔的年輕漁民幫忙釐清海洋牧場與漁場的區別,劉大偉就知道嘉穀海洋牧場與一般漁場不是一回事了。
渤海沿岸漁民可能對嘉穀海洋牧場不太清楚,尤其是上岸轉型了的漁民。但如果是黃海、東海的漁民,對嘉穀海洋牧場的名頭還真的不陌生。
坊間傳聞,嘉穀海洋牧場可能是目前中國海域漁業資源最豐富的漁場了!
公有漁場難得一見的肥美大魚,據說在嘉穀海洋牧場內,隨便一網下去,比比皆是。
也就嘉穀防護嚴密,且手段夠狠,被逮到後甚至有牢獄之災,才壓下了蜂擁而至的偷魚賊。
劉大偉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心裡樂開了花,眯眼道:“據我所知,人家的海洋牧場,和我們平時說的漁場,還真的不太一樣。如果嘉穀海洋牧場在渤海大興,確實能讓離開漁業就無法生存的人一個新的選擇機會……”
譬如他自己,或是身邊的老程。
即使是打漁越來越難,但習慣了海上生活的人,無法想象離開漁船後的生存方式。畢竟出海捕魚幹了半輩子,真捨不得呀。
他也考慮過搞水產養殖,但一想到需要的技術,需要投入的巨大成本,以及長期培育市場資源,便都放棄了。
至於更加複雜的海洋牧場,對於他們而言,美好歸美好,卻是海市蜃樓。
不過,如果搭上嘉穀這班車,海洋牧場就不再是令人望而卻步的“概念”了。
劉大偉一聽說嘉穀漁業合作社的計劃,想到嘉穀系合作社允許社員參股和分紅的“優良傳統”,立馬在心裡尋思開來了:要想辦法籌錢,但不是為了置辦遠洋大船,甚至於現在的漁船如果有需要也賣了,總之,不能錯過嘉穀這艘名副其實的“大船”。
這邊尋思著,身邊的老程捅了一下他,笑呵呵道:“老大,加入合作社,算上我們唄。”
劉大偉悚然一驚,再看周圍,好傢伙,他的船員都目光灼灼的瞅著他。這種積極的氣氛,卻是他最近幾年帶隊出海,再沒有見過的。
不過,倒也不意外。
在海上飄蕩是很難熬的,天南地北胡扯是常有的事。
嘉穀海洋牧場作為近年的“新鮮事”,可以說被船員們聊爛了。
據說他們靠種海藻吸引魚蝦聚集?據說他們的魚蝦還在海里就被餐館定下了?據說他們招的漁民一年的工資就超過十萬,而且還有獎金和分紅……
有些是以訛傳訛,有些是誇張說法,但有一點是所有船員的共識——被嘉穀海洋牧場招聘的漁民命真好!
不再像以前那樣看運氣吃飯,工作形式和以前差不多,而且安全也有了極大的保障,日子過的那才叫一個安心啊。
現在,一聽說他們也有機會從靠海吃飯的漁民變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誰不心動?
問題是——
劉大偉沒好氣的笑罵道:“都不知是真是假,你們就想著抱大腿了?能不能給你們現在的老闆留點面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