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779章 我加入的是什麼農業公司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9章 我加入的是什麼農業公司啊 (1 / 2)

王勝下工後,沿著深海工船上面供工人操作的走廊,行至人員住宿區。

在人員住宿區外,不意外地看到室友何閣森在略顯悠哉的喝著咖啡。

從小何坐的位置看出去,鋼鐵骨架外,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倒也稱得上是無敵大海景。

小何也看到了王勝,舉杯邀請道:“要來一杯咖啡嗎?”

王勝揉揉疲憊的臉,點頭道:“來一杯吧,醒醒神。”

小何輕車熟路地掏出杯子和打好的熱水,給室友泡了一杯濃濃的咖啡,才關心問道:“咋了,工作不好上手?”

王勝搖頭道:“還行吧,主要是要學習的新知識是真的多。真要說工作難度,我們部門的壓力不大。”

小何笑了:“船上的人員,誰不是在學習呢?不是你們部門壓力不大,而是我們剛來,還沒有被要求承擔壓力。”

王勝灌了一大口濃咖啡,沉默的點點頭。

兩人又默默地喝著咖啡,看著外面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大海景”,良久,小何才感慨道:“打死我也不敢相信,我的職業生涯會與這片大海捆綁在一起……”

王勝笑笑,道:“是啊,誰能想得到呢?”

兩人所在的位置,是黃海冷水團海域上的嘉穀大型養殖工船“嘉海1號”。

“嘉海1號”,是國內第一艘超大型養殖工船:全長265米,型寬54米,吃水22.8米,由6座深水智慧網箱組成,可抽取海面下40米的低溫海水。透過迴圈抽取海洋冷水團中的低溫海水,可以較低成本進行三文魚等高價值的海洋冷水魚類養殖,養殖規模可達1萬噸三文魚……

船頭採用了類似055大驅的設計,有三層“樓房”,其中包括總控制室和人員住宿區等設施,能夠支援船員和漁民長期在海上作業和生活。

這是嘉穀農牧與國家海洋大學、中船集團聯合設計建造的漁業裝備“巨無霸”。去年建成下水,併成功完成了黃海冷水團三文魚養殖的技術路線驗證。今年,正式開展三文魚規模化養殖探索試驗。

作為現代化海上養殖裝備,“嘉海1號”整合了物聯網、自動化等資訊化、智慧化技術養殖系統,使得這艘“巨無霸”的管理並不需要很多人。

但是,作為驗證性裝置,“嘉海1號”上的人員已然超標。這是因為,嘉穀農牧要增加人手培訓,積極為擴大規模提前做準備。

就此推測,至少說明嘉穀對大型養殖工船是真的看好。

王勝與小何作為今年新入職員工中僅有的被派到此處的兩位,嘴上說壓力不大,但其實誰也不敢放鬆,要不然也不會拿咖啡當開水喝了。

譬如動物醫學專業出身的王勝,面對的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體系——與陸地禽畜飼養有較為成熟的防疫手段不同,海產的防疫還在很初級的階段,面對成片死亡的海產,大公司也難有效控制。

海洋水產養殖存在太多的威脅了。一場關於水母的瘟疫可以把一網箱三文魚全部消滅;過多的海藻可能會導致魚類缺氧;網箱的破裂會導致魚類大量逃逸。當然,全封閉式的養殖工船不至於讓魚類逃跑,但封閉環境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糟,病蟲害一旦肆虐可能全軍覆沒。

好在,三文魚之於國內海域是一個新品種,哪怕是對擁有著最先進三文魚養殖技術的挪威同行造成巨大殺傷力的“敵人”——海蝨,只要在引種源頭做好防護,還不至於威脅到國內的三文魚養殖探索。

小何的壓力同樣不小,他要學的是如何打造適宜養殖物種的海洋環境。

曾經的“玩糞兄”,最初以為自己進入嘉穀是搞養豬工作的,孰料被扔到了海洋事業部;行吧,被海洋事業部的老大打了一通雞血,他以為自己可能是搞海藻種植工作了;及至對嘉穀的海洋事業瞭解更深,他覺得自己還可能會參與海洋牧場建設工作……

萬萬沒想到,他被派到了堪稱“漁業航母”的超大型養殖工船“嘉海1號”上。

第一次看到“嘉海1號”的時候,他呆呆的看著這艘海上巨無霸,好像有什麼了不得的東西跑出來似的。

也確實是了不起的東西跑出來了!

“嘉海1號”的成形,在創新養殖模式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我國在構建深遠海養殖模式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甚至可以說開創了海水養殖新紀元。

在技術上,大型養殖工船與海上石油天然氣平臺有著很多的類似之處,事實上,大多數遠海離岸養殖專案的設計公司也都有油氣技術背景。譬如與嘉穀合作開發的中船,就是海洋裝備界的大佬。

問題是,連類似海上石油天然氣平臺這樣的國之重器都被搞出來了,嘉穀這是哪門子農業公司啊?

小何當時就懵逼了,他心裡只有一句話在迴盪——我加入的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農業公司?

直到現在,小何還沒有一個答案。

但聽話聽音,王勝就忍不住笑道:“聽這話裡話外,你是下定決心投身海洋事業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