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人都在關注世界盃賽事的。
起碼齊政在明確清源啤酒能大肆“圈錢”之後,就不怎麼關注了。
想想也是,體育賽事的一大魅力就在於不可預測,但如果你已經知道了答案,自然也就魅力大減了。
還因為怕忍不住“劇透”,齊政乾脆代表公司,去參加鄂省的“大型水體汙染治理工程”專案競標。
進入2014年,環境問題開始成為了全社會極為關注的熱點。
也是這一年,全國人大透過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這是環保法實施25年來的首度大修。
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方面,大氣戰役是最早打響的。從去年起,國家釋出了“大氣十條”,開啟了有史以來力度最大、措施最綜合、保障措施最周密以及考核最為嚴厲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
今年則醞釀著“水十條”的出臺,包括到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高於93%……
這對於相關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塊天大的蛋糕;但對於相關部門來說,壓力就相當大了。
鄂省方面算是反應快的,恰好有一個大型水庫被工業汙水汙染,順勢就啟動了汙水治理並流域水質改良工程。
汙染源企業是如何被責令停止生產的,齊政並不關心,但他對於透過不斷改進的技術方法讓有限的水更淨、更純,還是饒有興致的。
尤其是汙水處理行業一般由政府特許經營,也就是說,水務企業可以憑藉20至30年的特許經營權形成區域市場的進入壁壘,這個專案可能關係到誰主導鄂省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未來。
齊政知道,國內外的水務巨頭當然也知道。競爭對手總是越少越好的,何況是最不應該出現在這的嘉穀。
競標說明會上,正在齊政百無聊賴之際,一個島國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加藤恆小眼睛眯著笑,做了個揖,道:“您是嘉穀公司的齊董吧,我還真的沒看錯,您是走錯場了吧。”
齊政一挑眉,反問道:“你是……”
“哦,我都忘記了自我介紹,鄙人加藤恆,是慄田工業株式會社中國分部總經理……”加藤恆微微一笑。
“哦,慄田工業啊,我聽說過你們。”齊政感受不到他有善意,打斷他的話。
慄田工業株式會社是島國水處理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國際環保巨頭之一,但在國內水務市場上存在感不高。
按理說,他們此前與嘉穀沒有任何交集,更說不上什麼仇什麼怨,但加藤恆明顯是衝著找事來的。
他嘿嘿地笑了兩聲,卻是揚聲道:“我聽說,你們嘉穀最近賣啤酒賣得很不錯,但水務行業可不是釀酒。要我說,齊董您也不用在這浪費時間了……”
加藤恆的神情表現很誠懇,但說的話卻是氣勢洶洶的,引得不少公司的人看過來。
周圍傳來嗤嗤的竊笑聲以及看好戲的眼神。
在場的,除了招標方的政府人員,其他的都可以算得上是競爭對手,他們對嘉穀的觀感不一,也並不全都是敵視和輕視。但是,當慄田工業的加藤恆挑釁齊政和嘉穀集團的時候,他們又免不了幸災樂禍。
齊政對加藤恆的挑釁有點驚訝,但很快就反應過來。
水處理行業是個有意思的行業。
說重要吧,當然是很重要,畢竟水是生命之源,隨著人類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要更乾淨更健康的水資源,理論上,這個市場是空前大的。
但這個行業又兼具公益性,且需要大投資,一般國家或政府對“環保”嘴上喊得痛快,但說起投資,一個個頭像是撥浪鼓似的——沒錢,啥都是虛的。水只要沒毒,清一點濁一點又不會死人。
中國成為有數的既開始重視環保問題,又有錢投入的國家,無論是對哪個水務巨頭來說,都是一塊肥肉。
慄田工業意欲加大投資是合情合理的。
但相比與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幾大世界水務巨頭,如威立雅、蘇伊士、泰晤士水務集團等,慄田工業顯得知名度不夠;相比與中國本土的水務企業,慄田工業又顯得關係渠道不夠。
齊政能理解加藤恆找一塊墊腳石踩上一腳以揚名的心情,畢竟,從現場的企業來看,名氣夠大但在水務行業內只能算菜鳥的嘉穀,著實是一塊完美的“墊腳石”。